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410章 休兵养民!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097 2024-05-31 08:30

  太极宫中,诸葛亮,徐庶,庞统,周不疑等人正在向刘安汇报着一笔笔烂账。

   “陛下,这三年征战,兵部之中所囤积的各种军械武器都已基本用尽。前后调动近四十万大军出征,国中兵力稍有些紧张。恐怕又需要增补一些兵源。”庞统道。

   最重要的就是户部的这笔账。

   “陛下,户部和国库中的所有屯粮,军饷都已经用尽。”周不疑道。

   “边疆地区有新增的近百万鲜卑,扶余等各族人口。需要大量的粮食,财富支持,将他们安顿下来。”

   “要不是今年的中原及南方各地赋税正常收取,且今年各地接连丰产,国库和户部得到了充实,恐怕连各级官吏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周不疑苦笑道。

   不等刘安开口,周不疑又接着说道。

   “陛下也别对此抱有乐观心态,刚刚汇总到国库的赋税粮草。已经拿去填补了各处的亏空了,现在的国库和户部可以说又是一贫如洗了。”

   “国家财富过剩不是好事,可是用的太干净了,也对国家运转不利。”刘安开口说道。

   诸葛亮等人听到刘安的话都是兀自发笑,陛下,你要是知道这个道理,早干嘛去了。

   刘安虽然是这么说,可他并不后悔之前的三年持续大战。

   诸葛亮等人有他们的角度,而他自己也有他自己的角度。

   他们之间是相互理解的。

   外患问题,如果越拖越久,则会尾大不掉。

   在面临一次选择,刘安还是会这么做。即使面临国家运转瘫痪,也要全力先打掉大部威胁!

   现在北部和东北部的威胁已经全部解除,剩余的西域地区很难集中力量对大汉造成侵扰。他可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准备解决他们。

   “朝廷现在基本无法出动兵马做任何行动,因为户部和国库根本没有存余粮草,军饷支持大军征战。”周不疑特意说道。

   刘安看到他的目光故意躲闪了一下。

   周不疑:“根据臣的估算,即使明年的赋税全部收上来,也只能勉强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国家财富才能正常累积。”

   “最直接的北部和东北部边换已经解决,国家可以正常进入休养时期。”

   “正在三五年之内是不会再动兵的”

   “当然这是在国家没有受到外部威胁的前提下。”刘安道。

   “大汉该好好休养一下。”

   “陛下英明!”

   听到刘安如此说了,诸葛亮等人都拱手称赞。

   倒不是他们不想开疆拓土,只是国家受不了这样的高负荷运转,这样的状态太危险了!

   他们辛苦恢复的大汉,现在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世间的狂风暴雨中还显得脆弱。

   他们相信陛下有汉武帝一般的雄才伟略,可眼下的大汉却有些支撑不住。

   “陛下所对诸多异族所采取的怀柔政策已经在落实下去。”徐庶说道。

   徐庶:“其具有反抗意识的头领基本已被消灭,此刻这数百万的异族人口尽皆归于我大汉治理。”

   “不但给我大汉带来了数百万人口,而且还有无数的牛羊牲畜,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场。”

   “我们与其通商,通婚,设置特殊管理机构,相信经过十余年左右的融合便与汉人无异。”

   诸葛亮向刘安禀报道:“依照陛下您的旨意,臣等已经将鲜卑之地划分为了四个旗,计划在四个旗内各建立一座城寨。”

   “北部和东北部的三个旗人口最少,鲜卑近百万人口,已经迁移到了靠近并州幽州边境的归义旗。其余的三个旗里人口很少,地广人稀。”

   “这四个旗的地方长官都必须要有朝廷直接派遣,也直接统属朝廷。”

   刘安道:“依旧允许鲜卑族人放牧,通过建立贸易市场,和内地进行商业交流,他们也可以就此获得物资和财富。内地百姓也可以享受到大量牛羊马匹。”

   “还可以向他们开放科举,若干年后可以从当地人中派遣官员。”

   “坚持汉化和收心的过程中,也要以本治本。”

   “臣等明白!”

   “户部可以颁布条令,耕牛禁止斩杀,可从塞外运输草原牛充作耕牛,而一些奶牛可以自由斩杀贩卖。”

   “牛羊贩卖,以促进内地与塞外的贸易交流,加大双方沟通融合。”

   “喏!”周不疑应下。

   刘安看着几人说道:“朕已经决定了,三五年内绝不再动兵,让天下百姓好好休养一阵。让国家再积蓄些力量。”

   “喏!”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徐庶此时拱手说道。

   刘安闻言并没有多想,随即说道。

   “太傅有什么话直言无妨”

   徐庶随即说道:“禀陛下,我大汉已经立国十二年,天下一统也已经五年之久。为国家基业稳定,陛下是否该册立太子储君?”

   刘安闻言看向徐庶,又转而看向诸葛亮庞统周不疑三人。

   对于这件事情,他们之间肯定是心照不宣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