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337章 暂停!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29 2024-05-31 08:30

  在法正的一记狠招之下,瞬间便打开了局面。一个缺口的出现让汉军的突击有了宣泄点,仅存的数万汉军由此开始慢慢从魏军的泥沼中脱身而出。

   在汉军以火雷开辟生路的同时,司马懿率领中军护卫也赶到了战场后方不远处。

   司马懿正好看到了那一场惊人的突围之战。

   “此物竟有如此威力,怪不得汉军的攻城能力如此强大。”司马懿兀自感叹道。

   司马懿表面上是真的在感叹火雷的强大威力,其实际也是在为汉军士兵的无畏牺牲而惊恐!

   那一个个士兵,有些人是以同归于尽的代价,换取数名乃至十余名魏军士兵的生命。

   这样可以称作绝户计的计谋和这样英勇无畏的士兵,简直是让人心生恐惧。

   法正是陈到的军师,司马懿之的此计必然是有法正所出。

   法正带给他的感觉虽然不如诸葛亮凝重,可确实是一名顶级的谋士!

   而伪汉之中,诸葛亮,徐庶,庞统,以及周不疑,皆不可轻视。

   一个诸葛亮就要让他倾力对待,如果在他与诸葛亮对阵的时候,庞统,徐庶等人从侧面出击,那他将无法应对。

   “大都督,汉军已经快突出重围了,我们难道不继续追击吗?”一旁的将领问道。

   司马懿闻言回过神来,“这里再往南不远便是濡须口。”

   “在这里都堵不住,在那里就更堵不住了。”

   他们没有水军,而汉军的水军已经由濡须坞顺流而下,到时水路两面夹击。他们不但不能获得全胜,反而会得不偿失。

   司马懿望向那突围的汉军,开口道:“命令王凌,将负责断后的汉军歼灭。能消灭一些是一些。”

   司马懿说完,又转头对一旁的将领说道。

   “王凌不顾本督军令,肆意妄为。此时又没能堵住汉军,致使汉军突围而去。”

   “等战事结束之后,你立即带人将其诱捕!”

   “待本督发落!”

   “喏!”

   …………

   汉军从江北撤回江南之后,开始落雪了。

   天空之上漫漫白雪,大地上茫茫一片。

   进入十一月后,终于迎来了一场鹅毛大雪。这场鹅毛大雪铺天盖地,淹没了所有战争的痕迹。

   也演灭了战火继续蔓延的火种,让大江南北持续的厮杀声停了下来。

   长安城在风雪的点缀下显得古老而宁静。

   身在洛阳前线的诸葛亮突然赶回了长安,正在进宫面见刘安的路上。

   等诸葛亮赶到殿内的时候,徐庶已经在那里。

   “陛下”诸葛亮对刘安躬身行礼。

   刘安转身,“丞相不必多礼了。”

   诸葛亮进殿之后没有过多客套,徐庶便开始了讲述。

   “合肥一线的军报已经送来了,司马懿突然领大军南下,两翼迂回穿插,将陈到和法正包围在了合肥一线。”

   徐庶道:“所幸司马懿的包围圈没有完全形成,留出了缺口,陈到和法正抓住机会突围了出来。”

   “合肥连战一月,又经历了一番极为惨烈的突围之战。”

   徐庶叹息道:“水军伤亡近两万,其余兵马也损失了四万多。扬州一路大军几乎损失过半了。”

   “司马懿既是头老狐狸,更是一头饿狼!”诸葛亮听后直接说道。

   “其人极善隐忍,可谓天下第一能忍之人。他在合肥按兵不动,足足徘徊了一个月。”

   “他就是看透了陈到一路兵马,就是为我军拖住魏军主力的目的。他敢弃全局安危于不顾,等着曹丕将权力一点一点的送到他手里。”

   “时机一到,这头恶狼就会猛的扑上来咬上一口。轻则血肉淋漓,重则当场死无葬身之地呀!”诸葛亮感叹道。

   刘安道:“陈到和法正苦战已久,又遇到司马懿,能完成支援全局作战的任务已经不错了。”

   刘安对于扬州一路兵马的失败并没有过多追究,其一,这错不在陈到法正。其二,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已经完成,而次要任务的失败也不过是美中不足。

   陈到和法正联名上了请罪的奏章,刘安一概没有准许。

   “这次我三路大军出击的最大目的,不是要攻占多少城池。而是要最大程度的歼灭魏军的一部主力,攻占一些具有战略地位的城池。”徐庶道

   “如洛阳,合肥”

   徐庶道:“合肥虽然没有被攻下,可我军已经攻占了洛阳,并且已经围困了张辽的大军,进占了其重镇鲁阳,可直接威胁许昌。相比于全局来说合肥的一部分失败是可以理解的。”

   “攻占了洛阳,我军兵锋便可直进中原。”诸葛亮羽扇对地图一指策划道。

   “等新野的张辽被解决之后,荆州大军可攻许昌,直取中原。合肥城虽然关键,但绝非是固若金汤。待来日,我大军其出区区一座合肥,根本挡不住。”

   “一个司马懿也改变不了全局。”

   徐庶:“今冬的大雪来的较早,也比往年要更大。这一场大雪不仅阻隔了司马懿的追击,让我扬州兵马安然撤退,湮灭了战火。也帮我们围困住了张辽,阻隔了魏军的支援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