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392章 晚了,完了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23 2024-05-31 08:30

  天空风云突至,随之便下起了蒙蒙细雨。这还是进入四月之后下的第一场雨,或许是该给经历寒冬后的大地提供些生机。

   可是如今又有什么能给日落西山,大厦将倾的魏国一线生机呢?

   外面阴雨绵绵,曹叡一个人坐在殿内。

   自从他登基之后,一遇到这样的天气,他心中必定无限哀思。

   可如今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没有希望能转危为安。

   之前他们曹休和曹爽往冀州和幽州整军练兵,短短时间之内集合各郡郡兵及边军,也才不过拉出了十五万人马。

   自当初平定漠南外族之乱后,边军精锐便被调往中原各地参战。没有了外患威胁,剩下的边军不过是老弱病残。

   这东拼西凑出来的十五万人马,不要说正面对战,就算固守城池都显得困难。

   几十万野战精锐早早的灰飞烟灭了,就连他大魏最后一支闻名天下的精锐虎豹骑,也于之前一战之中全部覆灭!

   曹叡目光充满沉寂之色,雍凉丢了,关中丢了,现在河南已经失守,河北也朝不保夕。

   前几日许褚家人来报,许褚病逝。

   当年追随祖父征战天下的战将,已十不存一。

   那些天下一等一的上将,尽数湮没。原本还可堪大用的曹真,也伤重而亡。

   现在的曹氏宗亲中,曹休,曹洪,曹爽,夏侯尚等人,实话实说,都难堪大用。

   虽可领兵,可终究不是一个能扛住大局的帅才。

   贾诩司马懿可用,可贾诩老麦,司马已狡猾如狐,狠毒如狼。

   能善用之,却不能御,此时也已经是无力回天。

   两人挡在南面,面对着汉军几十万大军。曹休在西面,苦苦抵挡马超的西凉铁骑。

   虽然还有曹爽在冀州提供后援,但这也让曹叡看不到半点希望。

   若几十万精锐大军还在,或可与汉军一战。现在连人家进攻都挡不住,四面受敌,谈何容易!

   父亲交给他的江山,祖父传下来的基业,就要化作东流之水了!

   曹叡心中生不出半点希望,不是丧失斗志,而是根本没有斗志可言。

   正当曹叡暗自神伤,忧思满怀之时,又有急报传来。

   曹叡看着钟繇急促的步伐,钟繇这么大年纪了,走的如此之快。难为他的体力了。

   同时他兀自想到,不知道这次丢的又会是哪里了?能让钟繇这么急促。

   眼下他们大魏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丢失吗?

   “启禀陛下”

   “有什么军情就直接说吧,又是哪里失守了。”曹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直接对来人说道。

   “陛下,不是哪里失守了,比这个更加严重!”钟繇怕曹叡过于轻视怠慢,赶忙一脸急促的强调道。

   “陛下,十日之前,伪汉大军渡过黄河,我军被迫溃退。”

   “眼下邯郸急报,日前突然冒出一支伪汉大军出现,攻占了邯郸。”

   “其人马不下二十万!”

   “西线曹休已被马超打的溃不成军,马超已成长驱直入之势。南线贾诩和司马懿,也在被几十万汉军打的节节败退。”

   钟繇急促的说道:“眼下这一支规模庞大的汉军突然攻占邯郸,我大魏真正四面临敌。已经无路可走了。”

   啪嗒!

   曹叡闻言失神,失手打掉了案上的一沓奏章。

   四面皆敌,人困马乏。毫无力量可以自保。

   完了,曹叡双目无神。

   …………

   五月十一,历经近一个月的迂回穿插,赵云率领大军终于进占了邯郸,将曹魏斩为南北两半。

   马超率西凉铁骑击败曹休,曹休死于马超枪下。邺城西面门户洞开,马超已率军进军至林虑一带。

   陈到与庞统等所率大军也已跨过繁阳一线,将贾诩和司马懿所部往北压缩。

   “文直,我军眼下已经完成了穿插任务,将曹魏斩为了南北两半。”

   “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呢?”赵云询问周不疑道。

   大的战略规划,当初早已定在眼下。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仗怎么打就要看他们这些统兵将领来安排了。

   只要按照预定目标去打,所有战术都是正确的。

   周不疑未经思虑便开口说道:“我军分割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歼灭南北两部敌人。”

   “南部以曹魏都城,邺城为中心,汇聚了魏军十余万人马,不过良莠不齐并不堪一战。”周不疑道。

   “现在盘踞在冀州常山一带的曹爽拥有七八万人马,我觉得我们眼下最应该关注的是曹爽。”

   赵云略微疑惑的看向周不疑,问道:“魏帝曹叡在南部,我们为何要着重关注北部的曹爽?”

   周不疑解释道:“眼下各部位军都难以与我军匹敌,最多只能做困兽之斗,可远在常山的曹爽不同。”

   “他往北部有广阔的空间可以逃窜,陆逊与文聘率军从渤海郡登陆,虽然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可凭他们的兵力吃不下曹爽,更不要谈安定幽州及辽东。”

   周不疑对赵云说道:“我们这一路大军接下来的任务,应该一分两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