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180章 军事底蕴!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092 2024-05-31 08:30

  当初在以长沙零陵二郡稳住孙权的时候,刘安亲赴荆州,将当初建立在荆州的一众工场都搬迁到了蜀中。

   荆州是四战之地,太过危险。一遇战火很可能波及到工场的正常生产。所以在益州平定之后,搬迁到蜀中这个大本营是势在必行的。

   除非基业走向覆灭,不然不可能危及到蜀中各工场的正常运营。

   在刘安拿下长安之后,日后的战略重心就要集中在长安和荆州一线。

   说实话,这些关于军械的工厂放在手中路途确实有些遥远。是按照地理位置来说,放在汉中是极为合适的。

   随着地盘势力的扩大,兵马规模也会大大增加,需要大量的军械。等日后挥兵中原,将要调动半数兵马参战。

   一打起来便是连年累月,对于军械的消耗也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把军械工场放在雍凉与荆州之间的汉中,不但符合就近原则。运输方便也能保证安全。

   但综合实际考虑,刘安最终否定了汉中,选择落地蜀中。

   这些工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汉中虽然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可是汉中人口少,资源少。有利于工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综合考量下来,蜀中拥有比较全面的优势。

   蜀中现在已经真正成了大后方,安全无虞。

   而且蜀中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完全能够支撑各大工场的运行。

   至于运输,荆州能够走水路运输。对于长安方向的支持只能靠提前准备,或者由荆州再向北转运。

   诸葛亮返回成都,一为居中调处理各地政务,协调各州郡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协调各州郡资源的调拨分配。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军械粮草这一块。

   诸葛亮回成都的第三天,便乘着他的四轮车,往巴郡查看各工场进度。而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徐庶。

   徐庶回成都与刘备相见之后,当然是喜不自禁。

   徐庶当年是刘备的第一位军师,但时过境迁。这些年里有诸葛亮,庞统并肩,徐庶虽然在刘备心中有重要地位,但也不可能一回来就取代诸葛亮和庞统。

   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行的。

   当然徐庶一心心向汉室,更忠于刘备。并不在乎这些许的名位。

   他愿意当军师,刘备就将当年曹操给郭嘉的称号给了他,做军师祭酒。

   这个职位并没有多突出,但在刘备的心中,徐庶的地位肯定是和诸葛亮,庞统,关羽等并列的。

   刘备虽然给了徐庶这个职位,但却没有明确说徐庶要干些什么。

   诸葛亮作为镇军将军,更是总揽汉中王府事务。

   庞统远在荆州,辅助关羽镇守荆州。

   他这个军师祭酒挂军师之名,总不可能没有事干,只能等着什么时候打仗吧。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要休养生息的,徐庶已经在曹营默默无闻的隐藏了八年,好不容易重见天日。年已五旬,他岂能在坐等八年?!

   而对于徐庶负责的具体事务,早在诸葛亮徐庶二人没有离开长安时,刘安就交代清楚了。

   眼下并没有军事需要徐庶来主持,却有一件重大的事务需要人来统领。

   诸葛亮今天巡查各工场,带徐庶同往,就是为了此事。

   徐庶挂军师的职名,但还没有具体负责的事务。 接下来休养生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扩军练兵。

   兵马可以招募,但要练成一支能打仗的军队。更需要武器的加持。

   所以在当时刘安就向徐庶传达了,让他回成都之后负责军械制造。

   不懂不会不怕,以徐庶的地位主要是起到一个监督和督促的作用。何况以徐庶的聪明才智最终会摸索出一些门路的,不怕管理不好。

   说实际,这次其实更是诸葛亮陪同徐庶来熟悉业务。

   诸葛亮从徐庶到了巴郡之后,先去看了兵器场。这里主要由蒲元负责。

   兵器场负责生产箭矢,弓箭,刀兵等种种所有军需武器。

   场区很大,足占地三四亩。一走进场区便只听乒乒乓乓的敲击声响个不停。

   “禀孔明军师,徐军师,各类军需武器都在加紧制造。”

   蒲元知道诸葛亮与徐庶来巡查,赶忙前来汇报。

   三人一边走在场区中,蒲元一边向诸葛亮徐庶汇报。

   蒲元:“最近一批已经生产完成的上万件军械武器,已经装车完成,马上可向各地运输。”

   “至于世子特别嘱托的诸葛连弩,业已造成三千架,箭矢十万!”

   “现停放于仓库之中,听候世子调用。”蒲元道。

   诸葛连弩是战场制胜的一大杀器,制造之初,刘安就曾特别下令,集中制造,集中统一调用。

   “嗯”

   诸葛亮闻言也并没有过多过问,只微微点头。

   “孔明,这诸葛连弩,诸葛?”徐庶疑惑的对诸葛亮问道。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笑,他知道徐庶想问什么。

   “元直,你想的不错,这诸葛连弩确实与我有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