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雄汉重铸

第414章 内阁!

三国之雄汉重铸 无尘了然 2142 2024-05-31 08:30

  今日刘安又召集了诸葛亮,徐庶,庞统,周不疑等人商议政务。

   “如今我大汉疆土东到辽东,南抵朱崖,北到北海,西抵夷播海。国土遥遥万里,人口也已近三千余万。”刘安道。

   刘安:“朕一个人主掌国事,精力有限,有时过于繁忙,无法将事情做到细处。”

   “朕意在朝议之外设立内阁,以议论国事,朝廷要紧大事交入内阁,由内阁大臣商量研讨,拿出处理办法,随后呈交于朕,由朕批复。”

   “如此可将每一件政务都处理的恰到好处,也能给朕和朝廷诸官吏减轻些负担。”

   诸葛亮,徐庶,庞统,周不疑,四人听着刘安的话都各有所思。

   以几人的智慧,怎能看不破内阁之中的深意。

   以内阁之含义,朝廷事务原本是总会于丞相,然后由丞相呈报于皇帝。现在确实由朝廷通过内阁,及其中的不止一位的内阁大臣商议过后,奏报皇帝。

   这其中大部分环节没有变是最重要的一环。却是由丞相变成了数位内阁大臣。

   就那个不但是减轻负担,更是要分权制衡!

   作为丞相的诸葛亮首当其冲,可他也完全理解刘安的用意,并没有过多置否,他也不是贪恋权位之人。

   若不是陛下不准许他辞官归隐,他好几次都要上奏请辞,回南阳故居耕种了。

   “依陛下之言,这那个大臣不止一位,每一位都可以行使丞相之责,却没有丞相之权。”

   “如此这般,倒是既分担了压力,又不使权力涣散。”庞统说道。

   “丞相依旧为百官之首,可这权力则不能凌驾于百官之上,至少是要与六部尚书相当。”刘安道。

   “丞相之位,乃是首辅,是地位的象征,而不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刘安看着众人说道:“内阁设立之后,你们都要作为内阁大臣入阁。”

   “当然内阁不止你们几个。”刘安又补充道。

   “这还会挑选一些有见识,有能力的官员入阁,不在乎其品级。所有内阁大臣一同商讨国家政务。”

   …………

   议论散去之后,刘安留下了诸葛亮谈话。

   “岳父,今日之事你不要多想。”

   刘安在私下之时依旧恭敬的称呼诸葛亮为岳父。

   诸葛亮轻笑道:“陛下做事不必向臣解释,臣明白陛下的心意。”

   “君权与相权之争由来已久,秦之李斯,武帝一朝也曾频繁换相,就是为了防止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诸葛亮笑道:“陛下设立内阁之举,实为稳固朝政,避免国家动荡。”

   刘安闻言欣然一笑,“岳父果然深明大义。”

   “只不过朕不是担心岳父您,而是担心未来。”刘安凝眉道。

   “不是每一个有能力的丞相都如岳父您一般忠心耿耿,竭忠尽力的为朝廷效力。”

   “像您这样的丞相,恐怕千年都未必能遇到一个。”刘安道。

   “朕在之时,朝廷上下天下之间无人敢作乱。可朕若不预想到未来,日后留毒于后世。后世之君又堕入权力之争,使国家动荡。”

   刘安神情凝重,“这好不容易重新建立了大汉江山,又将陷入动荡,走向衰弱呀!”

   “这内阁是朕要留给后继之君的。”

   刘安对诸葛亮说道:“日后的内阁大臣,多要从中低级官员选拔。授予其丞相议事之权,可其品级低下没有决断之权。全做皇帝的咨询辅助。”

   “丞相仍存,仍为百官之首,可再不能作为皇帝之下第一人,权力集中。”

   “朝廷事务不再由皇帝与丞相上传下达,再由丞相向百官上传下达。”

   “六部可直接上呈天子,不必再交由丞相转达。”

   诸葛亮闻言了然,那个大臣虽然品级较低,可仍挂丞相之名。丞相职权虽然削弱,仍旧为百官之首。

   为官者,没有人不在乎名声和荣誉。

   丞相百官之首的这一份荣誉,没人能够拒绝。

   即使只是挂个虚名,没有实权,但仍旧可被称为一声相爷!

   “有内阁在,其实丞相的作用已经被替代,完全可以舍弃。”

   诸葛亮:“陛下不必顾及我的感受,我的职务是陛下授予的,此事为了社稷计,陛下也随时可以收回,臣绝无二话。”

   “臣也上年纪了,正好可以就此隐退,也算是完成生前身后之名。”

   刘安笑道:“岳父,有太傅和太尉他们帮助你分担政务,又不太劳累。你又何必执着要离去呢。”

   “相权要分,但丞相之职却并不需要废弃。至少还需要丞相这一个职位来压制百官。”

   “再者说”刘安对诸葛亮说道。

   刘安:“御儿还年幼,还需要你们辅助。”

   “御儿是朕的嫡长子,为诸皇子之长,更天资聪慧,是太子储君的最佳人选,朕对他极为满意。”

   刘安此时也不再对诸葛亮隐瞒,直接说出了真实的想法。

   “朕早已经决定要立御儿为太子储君”

   “只是朕与果儿商量过后,觉得此时御儿年纪尚小,不应让他过早接触国家大事,所以才拖延至今,没有册立他为太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