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第166章 郭伯济聚兵议军机,魏众将趁机欲请战

  PS:164,165章顺序我搞错了,我好难受,改不了了,没想到我的强迫症会输给番番茄茄!

   有道是:

   远在八荒之外,

   近在眉睫之内。

   如此盛大场面怎能只有汉一家独享,那魏、吴无需打探,自可得知:

   这蜀汉太嚣张了!

   这蜀汉太嘚瑟了!

   “这蜀贼太不把人当人!如此行径视吾等为何物!?”

   郿城帅案上首,一人独坐,面容坚毅,沉着冷静,却是愤声怒喝道。

   此人乃是:

   太原阳曲人,

   举孝廉出身,

   每料敌精准,

   善谋局谋略,

   官封射阳亭侯,领雍州刺史,迁镇西将军,不是郭淮郭伯济还能是谁!!

   郭淮、孙礼、辛毗、费耀、潘遂、陈造、夏侯玄、司马昭等聚于郿城署衙商议军机!

   左下首辛毗拱手拜道:

   “将军,何不趁此良机,寻一寻岐山、雍川的松懈破绽,出兵攻打或可一战而胜!”

   郭淮沉吟未语,右下首司马昭亦是沉吟不语。

   一旁孙礼急声说道:

   “将军!某看行!这天天缩在郿城里,何时是个头啊!

   不如杀将过去,蜀贼们正庆祝婚宴,就算抵挡,也挡不住我大军猛扑!”

   费耀同时也附和道:

   “就是,将军!再不出战,刀斧徒自生锈腐坏,岂不可惜!

   出战吧将军!”

   辛毗更是再谏言道:

   “今郿城除却阳平战损余三万四千兵马,另有子上一万六千兵马汇合,共计五万兵马,

   又有宴会醉酒,且蜀贼连连征战疲弱!

   且如此良机难觅,将军何不好生把握!?”

   郭淮于上首冷言道:

   “吾看未必,那诸葛孔明、姜伯约屡次扳回败局,虽是惨胜,却是危局屡破,局势渐而明朗!

   如此破绽,此二人又如何不知,如何不防!

   吾看………”

   话未及说完,只听下首一人出班列奏曰:

   “将军所言甚是!

   诸葛妖道何许人也,容在下说句不敬之言:司马大都督尚且能与之周旋,且偶有小败……”

   一旁司马昭脸鬓抽搐,眉角紧皱,想到其兄司马师战亡,父亲败退回洛阳,还不知朝廷如何降罪处罚,便暗自忍下,心想着少生事端为好!

   那人瞄了一小圈后,又继续拱手拜道:

   “又有上将赵云,魏延相助,蜀军个个勇猛过人!

   还有那姜维,文武双全,虽然智计筹谋不如将军您,却也不可小觑!

   在下隐隐而觉,各处应加强守备,以防蜀军以虚实假象迷惑我军,施以偷袭!

   请将军明察!………”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人:

   羽扇纶巾,谈笑风生……

   ………………

   这里说明一下:

   【费耀】

   费耀,费曜、费瑶、费繇,曹魏将领。魏初,参与平河西之乱。明帝时官任后将军,跟随曹真、司马懿多次对抗蜀汉。

   【辛毗】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祖籍陇西。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辛毗跟随其兄辛评为袁绍效力。官渡之战后,扫清袁氏,辛毗后归曹操。

   魏明帝时,封辛毗颍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以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逝世后,谥号肃侯。

   【夏侯玄,重点对象】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思想家、文学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的表弟。

   【泰初】

   关于夏侯玄的表字,《三国志》等作“太初”,其余的史料记载多作“泰初”。

   考当时应并无太字字形,仅有“大”字与“泰”字同音而常被作为“泰”字简写,现史书记载的“太”字应均为后世所改。两种记载并存时,当以“泰”字为正。

   夏侯玄少年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称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袭封昌陵乡侯。魏明帝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少帝曹芳继位后,拜散骑常侍、中护军,保卫皇宫。后任征西将军,任内与曹爽策划骆谷之役,大失人心。

   高平陵政变后,被夺去兵权,改任大鸿胪、太常卿。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杀死大将军司马师,改以夏侯玄执政。事泄被杀,夷灭三族,夏侯玄死时年仅四十六岁。着有文集三卷,如今已佚。

   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被太傅司马懿评价“皆大善”。

   博学多识,才华出众,精通玄学,成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人物。

   【弱冠知名】

   夏侯玄是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夏侯尚之子。

   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去世,夏侯玄承袭其爵位昌陵乡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