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第468章 拿下平壤城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马龙藏海 2135 2024-05-31 08:31

  如今,大唐的军队已经按照李承乾的设想那般,对于半岛上的高句丽完成了夹击之势。

   西北部有李承乾亲率的三万军兵,东南部又有李孝恭亲率的五万大唐水师。

   并且还有李听雪所率领的后军,顺利的收拾掉了高句丽的盟友。

   以现在的局势来看,高句丽的灭亡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了。

   听闻了这边的消息后。

   本来留在大唐内拖延大唐进攻脚步的李金柱一众也赶忙快马加鞭的朝着长安城赶赴过去。

   李金柱现在是什么也不想了,他只想抓紧时间见到唐皇李世民,跟他述说高句丽的请降诚意。

   可战局焦灼之时,李世民尚且没想过与高句丽议和。

   更何况是现在大唐明显占据优势的时候呢?

   所以,这些使节的命运就显而易见了。

   刚刚进入长安城,还不等去往皇庭求见李世民,就被程咬金带领金吾卫给抓了起来。

   并且,李世民也没有充那个脸面,将其领到什么地方监视起来。

   而是直接让程咬金将这帮家伙送进了天牢,全部当成间谍关押。

   当牢门被关死那一刹那。

   李金柱也算是彻底明白了。

   大唐想的从来都不是让高句丽臣服,而是要彻底解决东北问题,将一切不肯服从之辈消灭。

   作为东北最有实力的势力之一,高句丽自然首当其冲。

   这一下,连一直以足智多谋着称的他,也有些无计可施。

   他是真的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才能让大唐不灭高句丽了。

   ……

   平壤城。

   高句丽王庭。

   听着各方传来的战报,荣留王高建武如坐针毡。

   他直抬头看向高建业道:“去大唐请降的队伍怎么样了?有消息了吗?”

   高建业摇了摇头道:“直到现在也没消息,看来怕是凶多吉少了……”

   话落,他直抬头看向兄长道:“王兄,如今局面已经不可扭转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其一,将各处军兵全部回撤,死守平壤城,能守一天是一天。”

   “其二,放弃平壤城,趁唐兵还未围困过来之前,从这里逃出去。”

   “不管是逃到新罗也好,还是逃到百济也罢,哪怕是东渡逃到倭国去,也总比做大唐的军队的阶下囚好。”

   听闻这话,高建武只攥紧了拳头。

   “你是说,让我放弃都城逃走,当个亡国之君?”

   “不然呢?”

   “王兄,若此刻您逃走,咱们高句丽尚有一线生机。”

   “若是您不走,那日后连个带领高句丽军民东山再起的人都没有了呀。”

   高建业道:“而且我听说,倭国如今正处于战乱时期,宛如中原诸侯争霸一般。”

   “若王兄能带领大家一同登陆倭国,以王兄之才,定能在倭国再创一番伟业。”

   “并且等日后强大了,我们完全可以卷土重来的呀。”

   还没等高建武说话。

   外面忽而跑进来一名士卒道:“报告大王,驻扎在我国南部的敌军如今已经开始拔寨行军,正全速向都城奔来。”

   同一时间,又一名传令兵跑了进来:“报告大王,我国北部敌军击穿我国北部防线跨过萨水,距离都城以不足百里。”

   听闻这两道军情,高建武只觉得脑袋像是挨了一闷棍一样,险些从栽倒在地。

   高建业赶忙开口道:“王兄,您快做决定吧,若是再不下决定,我军就算是想撤,也已撤不走了呀。”

   现在,高句丽的大臣基本都在这里呢。

   此刻,都一个个的眼巴巴的看着高建武。

   说真的,若不是现在跑出去,比不了集体跑出去安全,他们怕是早就跑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只要是人就是怕死的。

   哪怕是高建武也不例外。

   此刻,他的犹豫是因为他还放弃不下那些所谓的君王尊严。

   他求助似的看向立于堂下的渊盖苏文:“大对庐,您觉得现在当如何做……”

   他现在已经彻底没了主意。

   他只能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渊盖苏文身上,祈祷他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说真的,后来的渊盖苏文之所以要干掉这个荣留王,就是因为这家伙好大喜功,并且胆子小的可怜。

   若是这货的胆子稍微大一点,能匹配得上他为了功劳可以不顾一切的思想,他就不至于落得后来那样一个结局。

   此刻,渊盖苏文也是越看这个君主越不顺眼。

   只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朝着高建武拱手道:“臣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与其死在此处,还不如先行撤走,找准机会东山再起。”

   连他都这么说了,高建武还能说什么?

   霎时间,他就宛如被抽空了所有力气一般,宛如人偶一般毫无气力的坐在地上。

   “既然大家都认为该撤走,那咱们就撤走吧。”

   说着,高建武抬头看向渊盖苏文道:“那大对庐觉得,我们应该撤到什么地方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