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搬运工

第225章 南北叛乱

大清搬运工 赵破奴 1983 2024-05-31 08:31

  且说韩林接到边关急报,被日常琐事烦的要死,突然有个这么好的借口,大喜过望。中南海内阁会议上,韩林提出带兵平叛。

   阎敬铭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道:“如今国事蒸蒸日上,朝廷财政状况大为改善,眼看刚刚好转一些,摄政王此时出去打仗,万一有个好歹,这国家岂不是又要乱了。”

   荣禄道:“是啊,半个月前刚刚跟列强废除和约,各国正憋着劲儿准备联合起来收拾咱们,你要是走了,咱们拿什么来抗击前所未有的侵略!摄政王不要让国家一败涂地再也站不起来!”

   李鸿章道:“漠北蒙古路途遥远,且有巨大沙漠相隔,就是普通行走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行军打仗。依我看,那漠北穷得要死,不要也罢!”

   此时只有吴襄、关平对韩林表示支持。吴襄道“据我所知,蒙古乌兰察布盟的萨木齐跟二军的王进合作默契,早已修好了多条铁路公路,沿途更是有无数补给点,行军不是问题。至于漠北蒙古的军力,连清军都不如,只要碰到,保证让他一败涂地。摄政王亲征,能更好的震慑蒙古诸王。比朝廷发一百封公文都好用。”

   关平道:“我补充一点,至于汉朝那种出击匈奴总是迷路和找不到主力决战的情况,我方也已经解决,乌兰察布已经建好军民两用机场,可作为侦察打击的主力。此一战绝对能打出五十年和平。”

   阎敬铭道:“既然这么好打,为什么一定要让摄政王亲自去呢,你们这些带过兵的都是废物吗?”

   关平、吴襄一时无语。薛福成起身说道:“确实,一个小小的蒙古,用不着摄政王亲征,我提议第二集团军的王进派出一个师沿到漠北打击叛军,大同的袁世廉师协同作战,两路大军相互支援策应。两个月时间扫荡蒙古叛军。”

   韩林眼看如此,又不能驳了自己任命的内阁首辅的面子,只好点头答应。林军陆军装备高出蒙古军几个档次,韩林自然不用担心。只是让王进多带些直升机和空中三蹦子过去,侦察、空中打击都有奇效。

   王进领命,次日,韩林带着众将为王进送行,户部拨发了大量军饷。韩林叮嘱王进与萨木齐搞搞关系,多用蒙古骑兵,他们更加熟悉地形、知晓对方的作战习惯和特点,千万不能盲目自大,恶劣环境对先进的军队的打击同样致命。

   王进一向厚道稳重,韩林还是相当放心的。袁世廉那边虽归属张苞的第三军,但与第二军是邻居,演习也举办多次,都算老搭档了。

   安排好这些事,韩林便把政务一股脑交给薛福成,太过琐碎,烦不胜烦。一个人跑到中海边上钓鱼去了。

   忽然秘书长李媛来报:“载漪等人出京后抵达湖北,联合当地八旗,以光绪帝衣带诏为名,号召天下兵马勤王。”

   韩林道:“命令湖北巡抚邵亨豫带领当地清军平叛。”

   李媛道:“叛军来势凶猛,几日间便占领武汉,活捉了湖北巡抚邵亨豫。叛军攻势凌厉,武器先进,疑似有外部势力支持。”

   韩林看向李媛道:“这载漪还有这等军事才能?当真是小瞧他了!命令湖南巡抚张之洞率领湖南新军去湖北剿灭叛军。”

   李媛道:“湖南也有叛军,仿佛都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张之洞自顾不暇,有心无力。”

   韩林道:“行。张之洞也学会坐山观虎斗了。命令赵承带两个师以最快速度平叛,张二柱组建湖北工作组随后跟上,正愁没办法打开局面呢!”

   李媛接令后便告知薛福成,进行战事安排。摄政王如今的命令无需再进行讨论,基本上内阁执行就可以了。

   兵部发出行文,令安徽、江西两省加强戒备,防止叛军流窜。令各省开始严查满城八旗,防备与叛军联络呼应。

   还在河南的赵承刚刚改编为第七集团军,就接到出兵湖北的任务。本就在南阳驻扎防备湖北的一个师,立刻出发沿南阳盆地进入襄阳。

   真是运气好啊,叛军先去打了武汉,若是把襄阳一占,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封锁南襄隘道。耽搁第七军一天时间还是不成问题的。

   关平在河南任上,早将铁路公路网完善,进入湖北境内,运输上还是很便捷的。丁戊奇荒在此时尚未结束,白河、唐河断流,不然依靠水路,物资能直达武汉。

   南阳的一个师迅速接管襄阳城防,一个营率先赶到襄阳满城。满城几乎就是一个单独的小世界,里面安置居住了驻防的八旗官兵及其亲眷。

   朝廷为了便于统治地方,以及保障满人生活,在各大城市要塞设立了许多八旗军驻防地,即满城,“无事则拱卫控制,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有事则敌忾同仇,收干城腹心之用。”

   林军士兵抵达土墙之下,营长派人拿出朝廷兵部文书派出人向满城佐领出示,第七集团军有权接管湖北省一切军务。如今武汉满人叛乱,各地满城应接受大军检查,防备奸细作乱。命令襄阳满城立刻放下武器,接受盘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