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第180章 收拢人心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而立 2076 2024-05-31 09:09

  刘表回到南阳宛城,大致了解南阳前段时日的情况,又与一众部属饮宴一番。

   随后两日,刘表细致的安排南阳后续诸事,倒也无暇四处查访民情。

   只是刘表听闻于禁、伊籍、满宠、荀攸几人家眷,已经尽皆到达宛城,是故自是让几人携子嗣到府衙一聚。

   于禁之子于圭年纪最长,现今十二岁,伊籍之子伊文年纪最小,不过六岁,满宠之子满伟倒是与荀攸之子荀缉年纪相当,现今都是十岁。

   众人躬身拜见刘表之后,刘表开口言道。

   “此前尚在山阳老家之时,我曾向满宠许诺日后当代为引荐康成公郑玄郑大儒。”

   “现今刘某主政南阳,诸位也将家眷尽皆迁徙而来,再舍近求远去往青州拜师郑玄,却是多有不便了。”

   “不若让这些孩子先行在南阳就学,待年长些可拜师南阳大儒宋忠。”

   “此后再行前往京师太学就学,亦或再行前往青州拜师郑玄也是不迟,诸位以为如何?”

   主公刘表非但给众人置办了一份家业(宛城内城宅院、一千亩良田、五十万安家费),还为众人子嗣的教育问题考虑得细致入微。

   再加上主公刘表言出必行,众人自是盛赞不已,是故对于主公刘表的安排,荀攸等人也自是躬身应诺。

   而刘表对于几人将家眷尽皆迁来南阳,也是无比开怀。毕竟几人能将家眷尽皆迁徙而来,也无疑是在表明对刘表的忠诚与追随。

   同时刘表对于保护子侄后辈也算是尽了自己一份心力,特别是荀攸长子荀缉,毕竟史载荀缉,有荀攸之风,然而荀缉却早早去世。

   刘表虽然不知道荀缉,是不是因为明年即将爆发的大疫疾而夭折,但若是能让荀缉避免这番灾劫,刘表自然要倾力而为了。

   刘表与最初投效自己的荀攸、满宠、伊籍、于禁几人交谈一番后,又陆续召见于南阳招募的樊杰、叶英、黄忠、李威、刘阖、张机等一众部属。

   一番交谈,规划南阳后续政事,同时又多加勉励,自是让一众部属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的赌咒发誓。

   定然会在主公刘表班师回朝的这段时日里,确保南阳各地安安稳稳,百姓安居乐业。

   刘表安抚好一众部属后,却是又想起一事,那就是颍川赈济之事。

   此番的颍川太守乃是阉宦党羽,其人为非作歹、横征暴敛,现今已被侍御史刘岱收押,后续定然是会被免官去职的。

   而下一任颍川太守正是现今的阴氏家主、南阳郡学讲师阴修。

   虽不知是何人举荐阴修担任的颍川太守,但现今自己既然知晓此事,自然也乐意助他一臂之力。

   不过刘表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烂好人,是故刘表自是招来正在南阳郡学讲学的阴修阴元基,准备述说颍川饥荒之事。

   阴修闻讯而来,躬身拜见南阳太守刘表。

   “闻父母官相召,特来拜见,不知刘公有何见教?”

   刘表见得阴修谦逊有礼,也自是笑道。

   “元基兄且坐,不知元基兄可知晓颍川饥荒之事?”

   阴修坐定之后,听闻刘表所言却是微微皱眉。

   毕竟颍川饥荒之事,阴修虽有耳闻,但着实与自己有些不想干,是故也并未多加了解。

   此刻听闻刘表讲起,自然不会无的放矢,是故阴修自是坦言道。

   “阴某对颍川饥荒之事,只是略有耳闻,听说我南阳叶县、堵阳一带还收容了四、五万颍川流民呢,至于其他方面的事,却是知之甚少。”

   刘表闻言,轻轻点头道。

   “今岁黄巾叛乱伊始,前任颍川太守司马儁年迈无能,以致于颍川境内生灵涂炭。”

   “左中郎将皇甫嵩等人平定颍川黄巾波才叛乱之后,则是阉宦党羽出钱买官,担任颍川太守之职。”

   “而这阉宦党羽在颍川太守任上,为非作歹、横征暴敛,本欲赈济百姓之事,却鲜少为之,以致于颍川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现今朝廷已调派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的侍御史刘岱,督察颍川赈济之事。”

   “刘岱曾数次拜会于我,商谈颍川赈济之事,目下这阉宦党羽却是已经被看押起来了,想来不日就将押回京师治罪。”

   “以这阉宦党羽的罪责,后续定然是要免官去职的,那么这颍川太守的职位却是又空缺出来了。”

   “只是不知元基兄,可有意这颍川太守之位啊?”

   刘表说完,却是一脸从容的看着颇为震惊的阴修。

   阴修听得刘表话语,心中却是不断估量,侍御史刘岱乃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又曾多次拜会刘表,商谈颍川赈济之事,刘表为何要特意提及此处?

   阴修也知现今朝中公卿,太常刘焉、光禄勋刘宽、宗正刘虞皆是汉室宗亲,也差不多都是花甲之年的人了。

   刘表年长于刘岱,刘岱又亲自拜会刘表,商谈颍川赈济之事。

   那么是不是说明刘表在宗亲一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没有可能就是下一代宗亲扛鼎之人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