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第23章 朝廷议对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而立 2143 2024-05-31 09:09

  二月底,黄巾叛乱为寇四方的奏章,陆续送达洛阳。

   是夜,皇帝刘宏急招三公九卿等重臣,入宫议对。

   东汉此时的三公九卿与秦朝,西汉略有不同。

   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此外还有大将军与太傅与三公同级,皆轶万石。

   九卿为:太常、卫尉、光禄勋、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少府、大司农。

   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这三个官职虽不在九卿之列。

   但其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皆轶中二千石(中,满之意,实得两千一百六十石)。

   太尉为三公之首,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主掌兵政,负责考核武官,并将武官的政绩上呈皇帝以进行赏罚。

   在名义上分管九卿中的太常,卫尉、光禄勋。

   太常,主管宗庙礼仪、祭祀、教育等,其属官有太史令、太医令、太学等。

   卫尉,主管警卫皇宫,并负责宫门和宫墙四周的安全以及宫中的巡逻。

   光禄勋,主管皇宫中各殿的警卫,及外出侍从,其属官所辖甚重,有各种大夫、各种郎官和谒者。

   因此光禄勋所辖部属,又被称为皇帝的智囊团和候补官员的集中地。

   而光禄勋属官中,大夫包括了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等。

   郎官包括议郎和各种中郎将,如五官中郎将、羽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等。

   谒者包括充当司仪通报、接待客人等。

   除了光禄勋和卫尉之外,执金吾也与保卫皇帝有关。

   执金吾主要负责卫戍京师,维持京城的治安,除此之外,还要负责皇帝出行的仪仗、警卫工作和拘捕罪犯等。

   三公之中,司徒是中央执掌民政及教化的最高长官。在名义上分管九卿中的太仆、廷尉、大鸿胪。

   太仆,掌管车马和马政。

   廷尉,是中央直管司法的最高官员,主要负责审判定罪和解释律令。

   大鸿胪,是分管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

   三公之中,司空是中央执掌水利及营建的最高长官。在名义上分管九卿中的宗正、少府、大司农。

   宗正,主管皇族事务,由德高望重的皇族人士担任,掌录王国嫡庶及宗亲谱系等。

   少府,主管皇帝财政。

   大司农,主管国家财政。

   大长秋,为皇后近侍,掌宣达皇后懿旨,管理宫中事宜。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

   一时之间,太尉杨赐、司徒袁隗(wei三声)、司空张济、卫尉董重、光禄勋刘宽、太仆邓盛、廷尉崔烈、宗正刘焉、少府樊陵、大司农张温、河南尹何进等朝廷重臣,尽皆进宫面圣。

   卫尉董重是皇帝刘宏的生母董太后的亲侄子。

   众人三拜九叩之后,各自跪坐于案前。

   皇帝刘宏原本焦躁的心,在众多朝臣三拜九叩之下,也莫名的心安了下来。

   “太尉杨卿,黄巾贼为祸天下,情况如何?边疆可有外寇,另外京中武备如何?”

   太尉杨赐闻言,起身拜道。

   “回陛下,老臣陆续收到各地战报,黄巾贼寇为祸天下,目前七州二十八郡都有战事传来。”

   “另外冀州又有安平国与甘陵国(清河国治所甘陵,又称甘陵国),国人挟持国君,依附黄巾叛乱。”

   “目前北方鲜卑,西北诸羌尚无侵袭边疆之事,另外京中武备足十万之用。”

   刘宏闻言,看向太尉杨赐、廷尉崔烈及宗正刘焉。

   “令边疆州郡各自整兵备武,以备外寇,另外各地从贼者,从重、从严处置。”

   “安平国与甘陵国国君,待事后论罪,或除国或降爵。”

   太尉杨赐,廷尉崔烈,宗正刘焉闻言,忙齐齐应诺。

   刘宏又看向太仆邓盛。

   “京中武备足十万之用,战马数量何如?”

   太仆邓盛闻言,起身答道。

   “西园战马足三万匹。”

   刘宏又看向大司农张温。

   “国库之中,有钱粮几许?”

   大司农张温闻言,却是苦涩异常。

   “回陛下,自桓帝至今,凉州乃至三辅之地多次爆发羌乱,数次平定耗钱400多亿,再加上各地贪官污吏,杀不胜杀,如今国库已然空空荡荡。”

   刘宏闻言,也是一愣,西北羌乱,耗钱甚多,这个他是知道的。

   甚至在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左右)期间以及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朝廷一度想过放弃凉州等地。

   最后还是百官劝诫,关中乃宗庙之所在,才不得不终止了那样的想法。

   至于地方上,贪官污吏,杀不胜杀,让他不由得想起“卖官鬻爵”一事,现在想来,还真是颇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太尉闻言,立马起身进谏道。

   “贼势浩大,百姓多从贼,皆因阉宦多放父兄、子弟、宗亲、宾客等,各据州郡,贪赃枉法,侵扰百姓,以致官逼民反。今日当斩十常侍,以谢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