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第99章 棘阳之战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而立 2105 2024-05-31 09:09

  次日一早,刘表令将士休整,巩固城防,若是宛城黄巾前来攻城,正可以逸待劳。

   若是宛城黄巾龟缩不出,只待荆州刺史徐璆及江夏都尉秦颉攻下涅阳和棘阳之后,便可合围宛城。

   同时又将雉县县丞李威带来的三千辅兵,与三千五百战兵一同整训,全军演武,选拔出五百亲兵侍卫。

   其余六千人,三位别部司马刘磐、黄忠、于禁,正好一人统领两千人。

   而一大早上,宛城黄巾渠帅赵弘便陆续听得自西颚逃回的黄巾士卒,告知神上使张曼成身死以及西颚失守之事。

   黄巾渠帅赵弘严令众人不得妄言,为了防止消息走漏,甚至还斩杀了数名大败而回,口无遮拦的黄巾士卒。

   最后索性把所有从西颚方向,逃回的黄巾士卒全部看押起来。

   随后黄巾渠帅赵弘又令两路信使飞报涅阳守将黄巾渠帅孙夏、棘阳守将黄巾渠帅韩忠二人,召二人领军回撤宛城,商议战事。

   南阳黄巾,除了神上使张曼成之外,下面便是三名渠帅赵弘、韩忠、孙夏三人,再下面便是一众头领、头目。

   而中午时分,荆州刺史徐璆与江夏都尉秦颉,也先后收到刘表信使的消息。

   于是二人于午后大举攻城,同时高声传播南阳黄巾贼首张曼成已然身死的消息。

   与此同时,渠帅韩忠、孙夏二人也陆续得到宛城守将渠帅赵弘告知的神上使张曼成身死,召二人领军回宛城的确切消息。

   二人先是领军死战,振奋军心,同时纵容手下士卒抢掠城中富户,待夜色一深,却是直接领着帐下士卒回撤宛城。

   徐璆、秦颉二人见此,自是领兵入城,至于追击逃奔的黄巾贼寇,二人却是不敢,毕竟夜黑风高的,万一反被黄巾贼寇埋伏了怎么办。

   是故二人领军入城之后,一面扫除残敌,一面安抚城中百姓。

   涅阳城中,荆州刺史徐璆忙完诸事之后,又令全城宵禁,同时安排好城门守卫及街头巡视的将士之后,方才安歇,一晚上倒也平静无事。

   而棘阳县衙后院厅堂之中,江夏都尉秦颉却是正在大发雷霆。

   缘何如此,只因黄巾贼寇撤退之时,不但把库房中的钱粮抢掠一空,就连城中富户也被抢掠了一番。

   是故秦颉连根毛都没捞着,而那洛阳城中还有贪得无厌的阉宦,等着自己的孝敬,方才为自己求取江夏太守之位呢。

   自己一点好处没捞到,又怎么去喂饱这帮阉宦,这又怎能不让他雷霆大怒呢。

   不过秦颉也着实没办法,毕竟他总不能再纵兵抢掠一番吧。

   即便他知道这些被黄巾贼寇抢掠了一番的豪强富户绝对还有不少的家底,那也不行。

   毕竟趁着兵乱趁火打劫一下,以及纵兵抢掠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江夏都尉秦颉无奈之下,也只得安排好值守之后,便各自安歇。

   夜半时分,棘阳城中除了城门守卫以及少许巡视的士卒之外,一众将士尽皆安睡。

   而就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城中却有不少百姓家,慢慢打开房门。

   走出三三两两拎着一桶桶火油的黄巾士卒,粗略一算竟不下于四、五百人。

   随后这些黄巾士卒相视一眼,便各自奔向自己的目标,不多时棘阳城中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江夏都尉秦颉正睡得迷迷糊糊之时,秦颉之弟秦明冲进房来。

   “大哥,快,快起身,城中有黄巾贼寇作乱,正在四处纵火呢。”

   秦颉听得此言,立马翻身而起,仔细一瞧,秦颉竟然是不卸衣甲,和衣而眠。

   “莫要慌乱,令城门守卫把守好城门,任何人不得接近城门。此外命各部曲侯领帐下五百士卒,清剿城中贼寇。”

   待秦颉领着一众亲兵侍卫出得县衙,只见县衙外已然倒伏数十名黄巾贼寇,而地上更是被倾倒了不少火油,而城中更是四处火起。

   此时秦颉又听得城外传来阵阵喊杀声,不多时便有一骑驰来。

   “禀都尉大人,城北有贼军渠帅韩忠,领大股黄巾贼寇趁势攻城。”

   秦颉闻言,神情一凛,沉声问道。

   “情势如何?”

   来人立马回道。

   “我军已然斩杀抢夺城门的两百余名黄巾贼寇,是故城外黄巾贼寇声势虽大,暂时还是攻不进来。”

   秦颉听后,心情稍缓,不过心中却是暗恨这黄巾贼寇韩忠。

   如若自己帐下将士懈怠分毫,只怕还真被黄巾贼寇再度破城,再加上四处火势,还真有可能让自己大败一场。

   “速速回报北城守将,严防死守,定不能让黄巾贼寇攻上城来。”

   那名士卒闻言,忙又纵马朝北城门奔去。

   此时秦颉又见得不少士卒与百姓正在担水救火,而有些百姓却是在趁火打劫。

   与此同时,又有一些黄巾贼寇也混在散乱的人群中,趁机袭杀官兵士卒。

   秦颉见得纷纷扰扰的场景,忙让帐下士卒四下传令。

   “城中百姓各归其家,若有再在街上游荡者,不论是在救火还是在干什么,一律按黄巾贼寇斩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