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

第162章 殿下在大气层

  “收起苦肉计,本宫不吃这套。”

   楚嬴不知何时走到两人近前,伸出两根修长白皙的手指,夹着一封书信,冷冽开口:

   “实话说了吧,今日你们就算不来找本宫,本宫隔日也会找上你们……看看这个,若无意见,回去给吏部写封陈疏,自己辞官还乡吧。”

   “轰……”

   并不高的语调,却不啻于晴天霹雳。

   周李二人当场一脸呆滞,好半天才算回过神来。

   周光吉血也不吐了,抬头不甘地望着楚嬴,咬紧牙关道:“凭什么!”

   他一生的梦想,就是拼命往上爬,让他半路辞官,无疑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已经是你们最好的结局,别等到事情捅到御前,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楚嬴神情淡漠,也不多做解释,只将信封往前又递了递。

   周光吉皱了皱眉,这才和李泰将注意力聚集在书信上,却不觉又感到困惑。

   一只普通的信封,除了风骨清癯的几笔墨字颇为惊艳,其余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恩师王公亲启。”

   没了?

   ……两人看完不禁面面相觑。

   先不说这个王公是谁,连个寄信人都没有。

   他们实在不明白,楚嬴凭什么笃定亮出这种没头没脑的东西,自己就得乖乖就范。

   毕竟还是周光吉更为老道,试探着问了句:“请问殿下,怎么没有寄信人?”

   “寄信人暂时空着。”楚嬴道。

   “空着?”

   “得看你们的选择,你们若不愿意辞官,寄信人名字就添上,寄出去。”

   “寄往哪里?寄信人又是谁?”

   “京城,至于寄信人,你们刚才在外面不是才见过吗?”

   没错,正是咱家……一个兰花指胖子太监的身影,突兀地出现在周光吉的脑海。

   周大人打了个寒战,赶紧止住念头,不太自然地道:“那位公公?”

   “公公?”

   楚嬴一愣,揉了揉眉心,目光尴尬地盯着脚下:“不是,之前那个。”

   “难道是苏立!”

   周光吉这回总算答对了,楚嬴抬头欣慰一笑:“不错,这下两位应该知道进退了吧?”

   “殿下什么意思,苏立写封信给他老师,就得让我们辞职,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周光吉皱眉回答,仍旧不死心地想要负隅顽抗。

   这下楚嬴倒是有些意外:“你们不知道苏立这位老师?”

   “知道什么?难道这位王公很有名不成?”

   见到他这副表情,反倒让周光吉和李泰双双提高了警惕。

   “你们不知道,难怪,本宫还以为你们和吴狼一样,早就知道了……”

   楚嬴之前一直都认为,周光吉和吴狼一样,都对苏立的来历一清二楚。

   如今看来,两人掌握的信息并不对等。

   吴狼很清楚苏立背后那位老师是谁,因此迟迟没有对他下杀手。

   而周光吉此刻的表现,显然是不知道这些的。

   作为顺城唯二的两座大山,吴狼知道,周光吉却不知道,只能说明一件事。

   苏立的背景,很可能是那位燕云总督透露给吴狼的。

   而吴狼知道之后,却不肯透露给周光吉,应该是怕后者利用苏立的身份对付自己。

   这也解释了,明明守着苏立这个可以扭转局面的关键,周光吉却始终没有拉拢的原因。

   以楚嬴的智慧,很快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因果,不由怜悯地望了望周光吉。

   可怜的老头,等下要是知道苏立老师是谁,八成肠子都得悔断吧?

   楚嬴的这丝怜悯,显然刺痛了周光吉的神经,按捺不住追问道:“什么吴狼早就知道了,他到底知道什么?”

   “苏立的老师,也就是这上面的王公。”楚嬴扬了扬手中的书信,缓缓开口,“当今右副都御使,通议大夫王钊,王大人。”

   “什么?!”

   周光吉仿佛再次被天雷劈中,眼前一黑,整个人如丧考妣。

   “副都都都……都御史!”

   李泰同样惊慌失措,双腿筛糠,浸入沸水的面条一般缓缓瘫软下去。

   他们总算明白楚嬴为何这般自信了。

   不仅是右副都御使三品大员的显赫身份,最重要的是,这是督察院的大佬,随时能在御前说话的言官。

   大楚的言官,凡是有点品级的,都有风闻奏事,考察举劾其他官员的特权。

   说简单点,就是可以在皇帝跟前告状。

   一旦这位大佬想要弹劾谁,别说他周光吉和李泰这种地方上的小小州官。

   便是朝中一二品的巨佬,很多时候也得心惊胆战,夹起尾巴做人。

   诚然类似于王钊这种人物,一般情况下,不会杀鸡用牛刀主动去弹劾他们这种小角色。

   无奈凡事都有例外。

   而苏立,正好就是一个。

   在这个尊师重教的时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换成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

   作为王钊的学生,只要苏立一封信求上门,做老师的怎么也得帮衬一二吧。

   反正御前弹劾,左右不过一句话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