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咱们去里面谈
“看你表现,如果你不好好干活,不光管吃饭。还管吃鞭子!”
说罢,板着脸喊衙役先把他关大牢里去了。
赵清风给县尉竖了个大拇指:“大人英明。”
“赵师爷客气了,本官也是爱民如子,秉公执法。”
县尉大人嘿嘿笑,感觉他这次可给县令大人长脸了。
陈定水跟尤氏从县衙出来,忍不住感叹:“先前听人说,‘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今日咱们进来一回。
哎呀那县官大人是个大好人呐!待人温文有礼。
咱们这当老百姓的,心里真熨帖。”
尤氏也点头。
以前远远看着官老爷前呼后拥,她一直觉得架子大的很,肯定是用鼻孔看人的。
今日亲身体验一回,才知道谣言多离谱。
心情愉悦的去了杂货铺。
尤氏不着急出手手里的东西。
而是在柜台前看来看去。
她问掌柜的:“针多少钱一根?”
掌柜一听要买针,忙热切的搬出一个盒子。
打开,指着里面各式各样的针介绍到:“纳鞋底的粗针150文。
缝衣服的针200文。
这绣花针么!可就金贵了,要三百文一根呐!”
“这么贵,能不能便宜点?”
“这可不是便宜的物件呐!
夫人,你知道制作一根针多麻烦嘛!
得把铁块烧红,捶打成铁丝,还得拉成铁线。
一寸寸剪断,并锉尖一端,锤扁另一端。
还要钻出针孔。
还得放到铁锅里,加入土末、松木灰和豆豉一同翻炒。
越细的针,钻孔越难,一旦开孔没开好,整根针都废了。
所以卖的也越贵。
可真真是便宜不了。
这样吧夫人,如果你诚心要。我就薄利多销,不挣钱给你一件,顶多给你便宜十文。”
“不能再便宜了?”
“不能了。我们可不能干折本的买卖啊!这么大的店等着我养活呢,我们也是有难处的。”
掌柜说着,把盒子关上,要把针收走。
尤氏拦住他。
“掌柜的等等。”
掌柜的见尤氏拦人了,心里一喜。
而还没喜完。就见尤氏从怀里掏出个布袋。
又从布袋里掏出一块叠的方方正正的布。
把布打开之后,将一摞针摆在针盒子旁边,跟掌柜的说。
“你看我们这些针怎么样?便宜些给你,你收不收?
我们这些针,又长又光滑又锋利,尤其是针鼻,掌柜的你是懂行的人,你看这针鼻和针一样粗,比你的针精美多了。
尤其是你说的最细的绣花针。
我们的绣花针最细的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针鼻仍旧圆润。
而且孔比较大,穿线方便,怎么样?”
尤氏这针明亮无划痕,闪着银子般耀眼的光泽,往旁边一放,显得盒子里的针灰扑扑的,不干净还很粗糙。
哪个针好,其实不用尤氏多说,也高下立现了。
那就是美玉与鹅卵石的差别。
掌柜咽了咽口水,刚要说话,看着又有客人进来了,把尤氏布包里的针盖起来,说:“咱们去里面谈。”
尤氏知道掌柜这是要收,便和陈定水跟着进去了。
再出来时,脸上的笑意遮掩也遮掩不住。
平常的针,100文一根,他们卖了三十根,得了三两银子。
那些细的快拿不起来的绣花针,210文一根,卖了40 根。
一共得了十一两四钱银子。
这可比尤氏预计的多多了。
尤其,她谈判的时候,用的还是刚才掌柜的用过的说辞。
说细小的绣花针不好做,一不小心废了,就前功尽弃了。
生生把掌柜提出的一百二十文一根,谈成了二百一十文。
或许找专业谈判的商家,能把价格提的更好。
不过尤氏不贪心,她能挣这些就已经满足了。
刚要出门,想到陈潇的新房子快竣工了,还没有锁,又回头买了两把锁,一把要二两银子。
掌柜的每把最多只给便宜十个铜板儿。
她一下子又还回去将近四两。
他们二人坐着李大牛牛车来的,牛车和李大牛一起留在县衙里了。
他们嫌走回去耽误时间,也大方一回,在城门口花十文包了辆牛车,坐牛车回家了。
回去正好赶上午饭,吃了饭之后,妇人们帮忙洗锅刷碗,汉子们继续干活。
尤氏回屋翻来覆去的数今日挣得的七两多银子。
以前陈定水挣过两次三十两,她不是不激动。
可亲自挣了才知道那种得胜归来愉悦的感觉,没经历过的人根本不会懂。
汉子们继续在工地干活。
两天就把屋顶瓦片扣完了。
他们忙完了屋顶去垒围墙和地面。
先前买的砖头不够,又买了一批,连地面都铺了之后,还剩一千块多块砖头。
陈大谷问陈定水退不退。
陈定水说不退了,以后陈兮盖房子还得用。
陈二福这边的把内外墙抹好了,也帮着盖围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