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民国:拥大佬入怀,做港城之主!

第3章 坦心声,灵堂再生新变故

  低沉铿锵的声音响彻整个钟鼎巷,偶尔过往的行人也纷纷驻足,都想瞅瞅这边的动静。

   谢易知先上前先扶起大管家广智叔,然后叫起了各位管事和家丁,再开口道:

   “诸位辛苦了!

   丧事期间好好当差,现在谢氏上下的头等大事就是此事。

   都打起精神,莫要坠了连州谢氏的体面。”

   “是!少主!”

   在场全部人垂首应诺。

   随后,谢易知在众人恭敬的目送中,走进了谢氏大宅,踏进了这一世属于他的第一片“疆土”……

   谢家祖宅是一处占地颇广的五进宅院。

   谢家祖籍中原,他们这一支的老祖是嘉庆9年的同进士出身。

   外放做官后一路高升,后来辗转到岭南为一方知府,就此扎根岭南,开枝散叶,把家族壮大。

   故谢家主宅的建造风格不似南方的婉约灵秀,而是更偏向于北方的方方正正、大开大合。

   绕过雕花影壁,入眼便是一个敞亮规整的外院。

   回廊上往常挂着的精美宫灯,现都已经换上了寄托哀思和祭奠的丧鼓灯。

   穿过二门,便来到了用于待客、议事的正院。

   随着谢易知的走近,原本在匆匆忙碌的下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向自家少主、即将就任的新家主低头行礼。

   谢易知向他们微微颔首,脚下的步履却是丝毫没有放慢,不多时就来到了正在搭建的灵堂——谢氏议事大厅之内。

   此刻原本宽敞肃穆的大厅已经被白色和黑色的布幔笼罩,整个氛围压抑且悲伤。

   “你们几个,把引魂幡准备好,等大少爷归家,要由他亲自提写灵幔……”

   一道温润的女声传来,谢易知转头望向说话之人的背影。

   她的身材纤细高挑,身穿一件素白墨青色滚边的旗袍,远看过去,像一枝翠竹挺拔而立。

   此人正是谢家二夫人,也是谢易知母亲陪嫁大丫鬟,从小一起长大的苏锦绣。

   谢易知大步向她走过去,对着她的背影唤道:“绣姨,我回来了!”

   原本一脸严肃的苏锦绣闻言,脸上的表情瞬间变成不可置信!

   她立刻转头,看见眼前的谢易知,随即红着眼睛,声音微颤:

   “易哥儿!你回来了!”

   看着她的反应,来自灵魂深处的震颤也让谢易知眼眶微红,他微微点点头。

   紧接着,就看见苏锦绣快步来到他身边,死死拽着他的袖子,红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过好几遍之后,才留着眼泪说:

   “瘦了、高了!成大人了!易哥儿受苦了……”

   说到伤心处,苏锦绣忍不住又流下眼泪。

   她激动的情绪,也感染到了周遭忙活的下人们,一些小丫鬟也跟着抹起了眼睛。

   几息过后,苏锦绣终于从情绪中脱离出来,她用帕子擦了擦眼泪说:

   “易哥儿,你刚归家,赶快先去梳洗,去和夫人知会一声。

   这两天她忧思过重,今早便病倒了。

   看见你回来,她定能大好了!”

   看着绣姨一如既往的不论何时何地,都把自己和母亲放在第一位,俨然已经忘记现在身处灵堂。

   于是谢易知无奈的笑笑,然后温声道:

   “我的好绣姨,等我先给父亲烧些纸、上柱香就去。”

   苏锦绣眼中闪过一丝尴尬,便赶紧招呼小厮给谢易知放好蒲团,服侍谢易知上香烧纸。

   然后,谢易知让一直跟在身边的库金和棕茶先去休息,孤身一人来到了母亲居住的院子。

   等真正见到原身的母亲时,谢易知灵魂深处的情感便再也抑制不住。

   谢易知索性便放任的和母亲吴淑娴一顿抱头痛哭。

   看着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姿容纤弱的母亲,仿佛似失去生的希望一般形容枯槁,谢易知叹气宽慰道:

   “母亲,我知道父亲故去你伤心的紧,但是你还是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振作起来啊!

   弟弟妹妹年幼,你怎能让自己耽于悲痛,而忽略他们?”

   正在低头垂泪的谢母吴淑娴听到儿子如是说,含泪开口:

   “我儿说的有理,可是你父亲薨世,抛下我们孤儿寡母就此永别,这可真是如天塌了一般啊!

   这谢氏上下的重担难道都要压在你这肩头不成?”

   吴淑娴苍白的脸上全是心疼。

   “可怜我的儿,没有父兄为你铺路,还未弱冠就要去商场拼杀……”

   吴淑娴诉说着,眼泪像断线的东珠一样涌出眼眶,此刻她真的是悲痛无比!

   “我的易儿!都是母亲无能,才让你吃了这么多苦!

   你那没心肝的父亲!

   他一死了之,却把这千斤重担丢给你……”

   看着伤心欲绝,险些晕厥的母亲,谢易知赶紧上前搂住她,轻声的开口:

   “妈,我知道你心疼我,愿意让我快意潇洒,承欢膝下,可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呀。”

   谢易知漂亮的凤眼看着母亲,绝色的脸上带着摄人的神采。

   “虽说外出求学之路颇为辛苦,但是也让儿子开了眼界,见到了更精彩的世界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