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

第353章 尽力而为

  第353

   祝无邀继续向前走去。

   如方掌门所言,金丹期修士的记忆力,与凡人时期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或许匆匆掠过,便可将前辈的名讳、样貌、纪事铭记于心。

   她只是有意拖延时间。

   时不时驻足,认真琢磨那几行字。

   「纪风」

   「螟蛉宗叛乱,闯过重重劫杀,万里奔行传信求援,信至人亡。」

   斯人已逝,也只能从这短短几行字里,一窥当时的波澜壮阔。

   祝无邀将众人生平逐一看过,看见了无数的身陨、亡故、命消。

   看到最后,甚至忘了这是亲传弟子考核。

   直到属于她的那尊石像,出现在眼前,祝无邀恍然回神,总觉得摘星楼是在问她——

   你想怎么死?

   祝无邀从储物袋里,取出了一块牌匾。

   正是那块「感谢无语,救我妹命」的牌匾。

   她将「无语」两字抹去,竖放在自己的石像旁边儿,如同一方墓碑,静静倚靠于此。

   这是落子结缘得来之物。

   又经约素功洗炼,却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如今倒是找着了个合适的去处。

   前方大门敞开。

   祝无邀迈出之后,立刻有人迎上来,正是易添,她颇为殷切地问道:

   “祝师姐,不知在那义士冢里,你都做了什么?”

   ……这明显不是久等的样子!

   她做了什么?给自己送了块匾?

   ————

   池长老偏了下头,念出那牌匾上的字:“感谢什么东西,救我妹命?

   “这是什么意思?”

   小白长老略一思索,说道:

   “应是言志,希望自己无论生死、都能够有益于世。”

   方掌门静默不语,她觉得这块匾的意思是——

   「怎么死都成,最好和摘星楼无关。」

   怎么感觉,像是怨气颇深?

   池长老对小白长老所言,颇为赞同,他点了点头道:

   “既是如此,那我清理杂物时,便将它还回去吧,好歹是个留念。”

   方掌门突然出声道:

   “将她的石像立在此处吧,那块牌匾就放那儿,也不怎么碍事。”

   “啊?”池长老满心疑惑,问道:

   “咱们这是义士冢,人还没死,就给她立石像,这不太好吧?

   “再者说,下面的纪事怎么写?”

   方掌门道:“先空着。”

   ————

   祝无邀遍阅过义士冢。

   倒是发现了些较为不解的事情。

   有些石像下面的纪事,并没有文字记载,而是空在那里的,生平纪事不详,也不知是为摘星楼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才得以立像。

   或许……是一些不能写在明面上的事情?

   这倒是可以理解。

   这么大个宗门,总会有一些不可对人言之事。

   面对易添的打探,祝无邀倒也没藏私,她直言道:

   “我表扬了下自己。”

   易添满脸的茫然。

   倒是追魂箭赢芒听闻此言,走上前来,问道:

   “你也夸赞了自己?”

   她像是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颇为兴奋地说道:

   “我就说,觉着那石像格外威武之人,必然不只我一个!”

   正当众人交谈时,最后一人走了出来。

   祝无邀刚要回头看看此人是谁、居然比她还慢,眼前却是一花。

   再睁眼时,场景再次变幻。

   面前摆了桌案。

   笔墨纸砚俱是齐全,桌面上的宣纸上,只有短短一行字。

   祝无邀低头看去,随即嗤笑一声,还真是意料之中的问题,无甚新意。

   「杀一人救万人,可为否?」

   沈寻当初的回答犹在耳边——

   「不可为,因为我就是那一人。」

   这是通过亲传弟子考核后,才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此时却作为亲传弟子考核试题,摆在了众人面前,请诸位作答。

   也就是说——

   亲传弟子名额已满。

   她成为第六位后,这个问题再也没有问的必要,自然不吝于拿出来、让众人也答上一答。

   还真是高高在上。

   整日里想着牺牲这个、去成全那个,盘算着这个人死了能发挥多大价值、活着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考核标准是什么——

   只要你是被选中的那个人,你所行之事、所作之答,便是正解。

   就算交了白卷,也能被解释成「视而不见,方可不徒增烦恼」。

   就算破口大骂,只要摘星楼想,你就是「勇于直指核心矛盾,知道症结所在,其实是制造出这种问题之人。」

   ————

   在一场考核里,有「保送生」时,其余人不过是陪跑,无论怎样筹谋,都是白费心思。

   易添作答时格外慎重。

   她想到了许多。

   有宋师兄的旁敲侧击,她已经猜到了啸天宗之事、是下一任掌门——顾师姐所策划的。

   既然如此,说不定这个问题,便是顾师姐在挑选与她心意相合之人。

   因此,要尽量往顾师姐认可的方向靠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