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第507章 李善的临别礼物

  “陛下,李国公回府后,呈上了一份奏折。”

   “什么奏折?”

   处理完一桩事后的皇帝朱重八用几天后就是新年告喜的理由,直接拒绝了太子朱标至少先休息一段时间,再上手继续处理政务的请求。

   听见王半这话,手上的动作才终于停止,太子朱标也抬头看了过来。

   这些日子,他的体型又富态了不少,老朱也是因此想到了之前赵征对他的提醒,加上本身也是个劳模又多疑,分担起了工作。

   皇帝给太子分担工作,也算是头一份了。

   “李国公称应可解陛下近日之忧,如非实在老朽,呕心沥血亦愿为陛下再入文帐。”

   王半将李善的最后留言,一五一十转告。

   “这个李先生啊,说话还是这么多花花肠子,刚才不说,几句就给咱绕开了话茬,现在又想要雪中送炭,和那刘基其实就是一个德行。”

   “真以为咱看不出来?”

   话虽是这么说,但皇帝朱重八手上的动作却很老实,一边招过自己的太子,一边打开奏折就开始查看。

   “父皇,李公或许真的是老了,您将吴王府赠授,李公也没有推辞,加上这份奏折,足见李公内心对王朝的热忱。”

   太子朱标这句话让老朱点了点头,但是具体起了多少作用,那就只有老朱自己心里明白了。

   “父皇,您最近是有什么烦忧事,为什么都不告诉儿臣?”

   接着,太子朱标抓到了重点。

   “这些烦忧事,标儿你就别管了。”

   老朱瞥了一眼自己好大儿,将手上本来平摊的奏折换了一个角度。

   可是接下来,奏折上的内容,却让他脸上先是阴沉后是晴,手上动作也慢慢将奏折摊开到案桌上。

   “这李先生,还是当初的李相国啊!哈哈哈!”

   臭德性就这么又变成了李相国。

   “怎么了父皇?”

   太子朱标知道自己父皇这番作态,是改变了主意,想让自己参与进去了,赶忙上前一起查看。

   “父皇也就直接给你说了吧,赵府回了四个巡查。”

   老朱有一个抬头的动作,但视线还是聚焦在李善给他上的这最后一道奏折内容上。

   “是病在彩云,只求与四弟出海的那四位巡查?”

   想到这四个赵府巡查,太子朱标皱了一下眉头,不过却也只是皱了一下眉头。

   盖因锦衣卫与太医早已经多次确认,这四个赵府巡查现在虽然还能够保持一定的清醒,但却时刻缺不得下人照料。

   加上长途跋涉使得病情更重,恐怕到时候上了船,不出一月人就会没。

   这样的四个赵府巡查,如何值得自己父皇忧虑?

   “是秦陕、西山、蒙西、北河,咱还让他们候在应天府府衙里等待召唤。”

   老朱一边回答,一边脸色复杂的又叹了一口气。

   在外,尤其在北的赵府巡查,一直都是他的心头病。

   可是现在人主动回来了,如何处置却又成为了一件难事。

   以往京官外放巡查,待其返京,按照传统,基本都要往上升,毕竟巡查不是布政使,去到一地就免不了得罪人。

   何况还是赵府出去的官员!

   可这四个赵府巡查给到他的难题,也偏偏就是因为他们都出自赵府......

   秦陕近有救灾及时、西山久需迁民维稳、蒙西难在新民归心、北河长要巩固河堤。

   怎么就不出点差错!

   不过老朱想到了这个念头就赶紧抛开。

   江山可不能出差错!

   “......”

   面对自己父皇的沉默,太子朱标自然也很快理解了。

   当下。

   不,之前只是一个工部侍郎家主加上太孙傅,其中家主是老实的,太孙傅是瞎眼的。

   但单单只是这两个赵府官员在活跃,就让自己父皇每封回信都要带上几句询问。

   唉......

   太子朱标想不明白,为什么父皇总是不放心赵府,赵府也总是不似平常人家。

   他以为父皇归来后,双方就能......

   “那李公是如何?”

   父皇想不明白,自己也想不明白。

   李善,或许真的有办法,希望有办法吧。

   所以太子朱标望向奏折上的内容,老朱此刻也不再阻拦。

   “赵府善人和,然弊亦于此......”

   随着内容慢慢进入心口,太子朱标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老朱对李善又是骂又是大笑。

   无他,李善实在将赵府的方方面面都剖析得太过详细,同时又将重点端呈到了最台面——

   赵府善人和,重民心,又格物农学。

   但天下人莫不知赵府之心,庙堂莫不知赵府之患。

   先有王莽之徒,使赵府不可再生新朝之举。

   故而,驱赵府不如使赵府,所谓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如归京四巡查,可支一守新外郭江东门,立商堂敬府内先辈之效;支一守正阳门,于城门守备处再立民堂收万民大诰;支一守钟楼,立格物馆录天下巧工;支一守太平门,立天法司评三司之案改日月律之不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