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第414章 朝堂出头鸟

  ……

   “愿陛下与娘娘出游,尽以欢悦,圣康娇泰,福生九海!”

   几日后,赵征与燕王朱栎,终于是回到了京城。

   皇帝朱重八出游前的最后一次朝会上,凡在京城附近的勋贵,退养老臣,此番尽皆在列。

   然而,在藩王们开口,表达自己一定会尽心辅佐、配合太子朱标监国的发言后。

   朝堂上,却陷入了一长段的安静。

   是的,在这个时候突然就没人敢讲话了,包括那些勋贵老臣们,也没人率先站出来发言。

   百官队列中,感觉着周围与高台上传来的诡异目光,赵征才知道,这次朝会是冲着他在南河斩杀那些粮长一事专门开的。

   难怪,出游前不开个宴会,开朝会。

   老朱不跨出京城,就不会彻底放下啊。

   所以赵征在这时,操控着自己的工部侍郎马甲,主动站了出来。

   “哈哈哈!赵爱卿此番祝愿深得咱心!”

   老朱见赵征终于主动站了出来,才发出了这第二道响声。

   “我相信,这也一定是各位爱卿想说的话!各位今日来得如此齐全,心意咱都收到了!”

   “有各位爱卿尽心辅佐!咱也相信,太子监国肯定不会出任何纰漏!”

   “所以祝愿就到这里吧。”

   “既然这临行前一天咱上的是朝会,那就要给太子树立最后一次榜样,也正好,咱听说最近,天下好像发生了许多大事啊……”

   遮羞布彻底被皇帝朱重八给掀开,接下来的时间,该是各方角色上场。

   “父皇!儿臣们已经准备齐全,时刻可以出兵,求父皇恩准!”

   “求父皇恩准!”

   第一方角色,是以秦王、晋王为代表的一众要向西,从陆路进攻周边,扩充领地的藩王。

   秦王出列,诸王附和,语气中带着激动和渴望。

   他们都是这般的反应,手下的兵甲看来是早已等待了许久,他们这些王爷也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

   拖到现在一起进言要旨意,不过是为了让这最后一哆嗦名正言顺。

   “可!”

   “但别怪咱没事先提醒你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每赢新地,咱这里和京城,都得看到你们交上来的一份鱼鳞图册。”

   砰!

   “儿臣们自当遵命!为我日月开疆拓土,承万世之基业!”

   得到旨意了!

   秦王他们这伙藩王,脸上立刻就忍不住的露出了喜意,激动的跪了下去。

   赵征余光观察四周,见不少勋贵脸上也是同样的激动。

   看来这群藩王与勋贵们也达成了一些合作。

   打吧,你们打的越远我越高兴。

   “陛下!此次南河救济粮也已全数下发到南河各级官府手中,霜灾已解,南河百姓已经开始准备春种!”

   接下来是轮到户部登场,户部尚书吕尚站出来报喜后,也得到了一阵赞扬。

   “户部此次救灾及时,当赏!”

   皇帝朱重八也插话,直接就确定了对于此次救灾的评价基调。

   “谢陛下!”

   吕尚带喜退下。

   在退下的几步动作里,赵征明显的也看见了,他在低头后对自己的脸色提醒。

   看来大的要来了。

   “陛下!水泥公路所用原料工部正在抓紧生产,三年内,南河布政司官道就可全部升级!”

   “十年左右,天下百姓出行,人人就都可一日百里!”

   春雷降临之前,一般都要吹一吹春风。

   户部之后,便是工部尚书王正。

   “好!那就看王爱卿与赵爱卿了!咱等着那一天!”

   明明是一件待办的事,高台上的皇帝朱重八却好像已经看到了那一天,虽然他确实也看得到那一天的到来。

   但这种激动,也太过了。

   朝堂上,包括赵征在内的文武百官都对皇帝朱重八的演技感到了一丝无语。

   不过接着,他们就都期待了起来。

   该是那件事了吧。

   “各位爱卿,知道咱为何要选中南河布政司作为水泥公路先行点吗?”

   皇帝朱重八这番问题没人回答,满朝文武包括赵征也知道他的问题不是在问他们。

   “因为南河,作为天下粮仓,此次在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件后,朝廷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若不是咱在外面的几位赵爱卿尽心尽责,巡查完官衙官员后又专门去看了看粮仓,咱的南河的就完了!”

   “但!这一次咱不怪你们!”

   “毕竟咱也没有遇到过这种割下来里面有米,晒干了就变成灰的怪事,可是在以后……”

   “咱不想再在事后才知道事情发生!”

   砰!

   “来人,给诸位爱卿每人一袋空壳米!”

   “咱希望各位爱卿,坐庙堂之高,也别忘了自己吃的米面,一样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你们这群王爷也是一样!各取一袋!”

   “各位,能给到咱这个保证吗?”

   老朱还是那个老朱,他的手劲还是那么大,砸得龙案是哐哐响。

   文武大臣们面对这种问话,谁又敢说不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