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喜报!
一亿度只能说夏国之光新实验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从各项数据上来看,却还远远没有达到可控核聚变的要求。
在这里就必须要提两个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数据指标了,第一个就是能量增益因子Q,指的是聚变反应中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之比,即输出能量要大于输入能量,即Q值大于1,但目前各国实验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由于核聚变的点火、维持强磁场和冷却磁线圈等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所以基本Q值都小于1,所以压根无法做到净能量的输出。
而哪怕是Q值做到了大于1,要想可控核聚变具有商业化的价值,一般来说,国际上普遍认为,也需要当Q的数值大于10的时候,才可以。
如果Q值小于10,那么可控核聚变的商业价值就比不上其他形式的发电,其推广能力将大大降低。
第二个指标就是用于判断点火的聚变三乘积,根据劳森判据,当等离子体温度、等离子体密度和约束时间这三个参数达到一定条件时,核聚变反应的能量产出率将大于能量损耗率,并且有足够能量使核聚变反应稳定持续,也就代表核聚变成功点火。
林秋的数学自然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所以在显示屏上不断跳动而出的数字,很快就在他心里形成了确切的结果。
按照林秋原先的设计,夏国之光新实验堆的聚变三乘积应该是完全满足商业化反应堆的要求,所以即便不符合程序,林秋依旧临时决定,直接测试实验堆的极限情况。
按照正常思路,四亿五千万度以上,可以做到净能量的输出,而达到五亿度以上,核聚变的聚变三乘积也将达到要求。
伴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这次已经超出预期目标的极限测试,显然让人很多研究员们开始不安起来。
目前夏国之光实验堆腔内的温度已经来到了两亿度,除了磁约束和重力约束等方式,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承载这样的高温。
而如果一旦这其中狂暴的等离子体爆炸开来,整个基地都将瞬间消失。
其威力就相当于在这里引爆了一枚氢弹。
然而反应堆的警告信息依旧没有出现,说明高温等离子体的运转非常稳定,腔体第一壁材料的自愈性也没有问题,完全符合预期,试验可以继续!
温度继续上升,伴随着核聚变的反应持续性增强,输入能量减少,其内部自行反应逐渐稳定,浓浓的担忧从研究员们眼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似乎下一刻,可控核聚变已经真正出现在他们眼前了一般!
五亿度!
温度监测显示屏终于达到了这个温度,在反应堆腔内,白色的高温等离子体就如同一条混沌的白雾一般,看似人畜无害地在其中流淌着,而那是可以毁灭一切的能量。
“检测到高温氦灰,可以输出进磁流体设备中进行发电!“
忽然有研究员的声音响起,带着浓浓的激动。
谁能想到,实验堆第一次试验,就达到了可控核聚变从来没达到过的水平呢?
现在的夏国之光新实验堆完全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对外输出能量,甚至是商业化的标准!
看到这个指标出现,林秋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可以了,实验堆可以暂时停下来,做一下全面的评估和数据整理吧!”
林秋这时缓缓出声,新实验堆的极限情况已经得到了测试,对外也实现了净能量的输出,商业化也有了希望,此次实验达到的成果实在是太多了!
任何一项拿出去,都将是引爆全世界的新闻!
“林教授,为什么不直接通过磁流体输出电能,将商业化的工作也一起做了呢?”
这时张怡有些好奇地问道,反应堆的整体情况看起来良好,完全可以支撑核聚变的持续进行,她奇怪为什么林秋在这时候却喊停了。
如果继续下去,也许实验堆甚至可以直接转化成商业堆了!
面对张怡的疑问,林秋摇摇头笑道:“你看到的数据太少了,五亿度的温度,再过半分钟,警告系统就会报警,因为内部聚集的高温氦灰太多了,而我们的磁流体发电并没有涉及五亿度的情况。”
“还有我们的原材料氘和氚也是,氘的含量是很丰富的,但氚的还不够,这一点也需要改进。”
“记住,这只是我们的一次试验,能够测试到极限情况就可以了,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
林秋的冷静判断,让张怡内心再次震动。
面对这样的成就,真的有人可以保持这样的冷静吗?
而没等张怡想太多,反应堆伴随着原料的停止注入,反应逐渐停止,研究员们兴奋地开始进行数据监测等工作。
这一次的点火和极限测试,注定将震惊全世界!
反应堆在不断降温,林秋则回到了总控室内,等各组报告上来后,就准备开始撰写相关的报告。
整个实验堆的第一次试验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这样的成功,林秋认为不应该独属于自己一人,而应该属于所有为这个项目日夜奋战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