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第127章 钟赴盟

  顾念廷先将宁奉哲的计策,毫无保留地叙述一遍。

   而后,又与穆蓉细细商量,他们如何于中取便。

   “合谋之计,于我们而言,一举两得。”

   “一来,去杏林堂帮忙,可以收获民心;二来,借他们之手,除掉宁云溪,既能为本王的生母雪恨,亦能令帝瑾王少一心腹。”

   “本王是这么想的。”

   “若是铜事台一行,奉哲表兄失手,没能伤及宁云溪分毫。那么,待救治百姓之后,本王亲自动手,也未尝不可。到时,便以济世救人之誉,借口除害。有了百姓的支持,帝瑾王不宜出面,宁云溪便是命若悬丝、祸在旦夕了!”

   穆蓉思虑之间,点头赞同。

   “双管齐下,应对得当,我觉得甚好。”

   “计策重要一环,闹事的百姓,我们该往何处去寻?”

   “以我之见,唯有才谋出众的心腹之臣,方可胜任,也用得放心。毕竟我们要对付的人,是宁云溪。”

   顾念廷眸处春风,自鸣得意。

   “本王已经想好,动用江湖势力,钟赴盟。”

   穆蓉恍然一惊。

   “对了,钟赴盟,先前,你仿佛提起过。”

   “钟赴盟的盟主,原是钟淑仪和钟大人的三弟,钟桦。当年为了辅佐皇上,自愿削了臣籍,隐姓更名为,祁则意,入了民籍,创立钟赴盟。”

   顾念廷沉色点头。

   “钟赴盟本意,钟族辅佐顾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怎料父皇生疑……”

   “钟族灭门之后,三舅携钟赴盟一众,归附了本王。”

   提起三舅,他言语之中,难掩自豪。

   “三舅腹有才谋,早年入仕,便位居正四品北兆侍。他原想潜入北兆台,为父皇打探消息,奈何被方仁舒识破。”

   “即便面对方仁舒,三舅亦是从容不迫,见局势不利,立即变换策略,避祸民间,创立钟赴盟,继续为父皇效力。”

   “由此可见,谋算宁云溪,他是不二人选。”

   穆蓉听到方仁舒的名字时,下意识撇嘴。

   待他说完,恢复笑容,客气回应。

   “祁盟主之才,早年我便见识过了。北兆台中,多有方仁舒之徒,皆为她的耳目,祁盟主却能潜伏多日,才被识破。踔绝之能,可见一斑。”

   顾念廷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对付了宁云溪之后,本王成事,指日可待。”

   “到时,姨母便是最大的功臣。奉哲表兄为了本王,在父皇身边卧薪尝胆多年,本王亦不会亏待。”

   所谓卧薪尝胆,只是穆蓉为了保住大儿子的说辞。

   一听如此,穆蓉随即补充。

   “还有枫儿,亦是为了你,潜入庄府,自愿忍辱负重。”

   顾念廷应声点头,心里有点看不起宁暄枫,不过表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

   “揭发之计事败,表弟着实受委屈了。”

   “他表面故作迎合,本王不会误会他有异心,姨母只管放心吧。”

   “对了,本王提议侧妃之事,姨母可有向姨父提起?”

   穆蓉悄悄给了一个不屑的表情,微笑着搪塞。

   “近日事忙,还未曾提起。”

   “改日吧。”

   顾念廷微微沉色。

   “嗯,请姨母尽快。”

   穆蓉继续搪塞。

   “嗯,知道了。”

   说完了话,顾念廷起身离开了。

   宁洁薇躲于偏僻一处,心觉奇怪。

   大哥哥,是宸王派去皇上身边的线人?

   二哥哥不是在月溪府吗,何时潜入庄府、故作迎合了?

   二哥哥也是宸王的人?

   那母亲为何还要去月溪府寻人?

   她整日以泪洗面,都是装的?

   侧妃之事又是什么?

   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想着,只见不远处,宁奉哲步履优雅,往贤仪居走来。

   路过宁洁薇附近时,宁奉哲的视线,幽幽转眸而来。

   威压之势,犹如一只无形的手,迅速扼住了宁洁薇的脖颈,令她难以呼吸。

   只觉已经被他发现,宁洁薇慌忙从后门逃离。

   她悄悄写好书信,往月溪府传递了消息之后,回到贤仪居附近。

   本想直接逃走,躲进月溪府,以保自身。

   转念一想,万一三姐姐没有想到应对之策,该怎么办?

   她良言规劝,或许可以打消母亲的害人之心。

   再怎么说,她们都是亲生母女,不至于她劝言几句,便招致杀身之祸吧?

   即便殒命,也是为了保护亲姐,她义不容辞。

   如是这样想罢,宁洁薇走进贤仪居。

   此时,宁奉哲已经离开,贤仪居只剩下穆蓉一人。

   听下人通报,说是四姑娘来了,穆蓉立即喜上眉梢,蔼然可亲地一笑。

   “薇儿来了,快坐。”

   “我刚刚与奉哲商量了收养事宜。你入府有一阵子了,想来,也是时候跟老爷提起此事,总不能让你守着庶女的身份,过一辈子吧。”

   宁洁薇神情恍惚了一下。

   “母亲要收我为养女,全我嫡女尊荣?”

   “为什么?”

   穆蓉慈目柔和,一如冬日暖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