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谍战只要我够苟,就没人怀疑我

第354章 杨晶差点被捕

  “应该是有他们的特殊渠道,就像地下党一样……你还记得那个传说中的夜鹰吗?”

   千代静子问道。

   “啊?记得记得……”

   柳龙轻松的摊了摊手:“以前的刑事科科长,蔡大伟嘛!他已经死了。”

   “苏联交流情报的主要地点,在远东地区。”

   千代静子托着香腮思索道:“所以一定有一个类似夜鹰的人,同样打入了苏联人的远东情报局,甚至是远东司令部,再为我们大日本帝国获取情报。”

   千代静子笑了笑:“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柳龙心里一动,千代静子是川岛芳子的弟子。

   川岛芳子是东瀛负责谍情的重要角色。

   (野史传说,张的火车在皇姑屯被炸,这条路线就是川岛芳子获取的情报,提供给东瀛人的)

   比较熟悉东瀛谍报人员的工作方式。

   千代静子的说法,虽然和柳龙只是当做闲聊。

   但是和柳龙猜测思路是一致的。

   他之前通过樱子公主,就想打探这个消息,看这个存在于高层的特工间谍。

   看样子,不是在中共地下党内部,而是潜伏在苏联方面……

   这下方向更明确了。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情报,下次可以告诉霍罗舍夫,让他们远东情报局内查,尽快把这个人揪出来……

   “原来如此!看样子我不懂的地方还有很多。”

   柳龙装作虚心学习的举起酒杯:“我敬千代小姐一杯,以后我在刑事科,您是特务科的长官,我们除了生活上,肯定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交流,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干杯。”

   听到柳龙的话里的意思,千代静子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脸上泛起了一抹潮红。

   她穿着白袜的玉足轻轻在木桌下面,往前放了放。

   “柳龙君……要不,咱们晚上就住这里吧,我不想回家了。”

   千代静子两只玉手支撑着地面,羞红了脸小声呢喃道。

   “啊?刚才……不是……又来?”

   柳龙震惊了……

   毕竟这里的日式风情的榻榻米,更为宽阔一些。

   翌日,千代静子收拾妥当,柳龙送着她去了警察局。

   顺道去监狱工地看了一眼。

   曹乃汉一看到柳龙来了,连忙小跑到车子窗边,一个靠腿鞠了一躬:“柳科长早上好!”

   柳龙还有点纳闷:“不是老曹,大早上的,你搞这个干嘛?”

   曹乃汉嘿嘿一笑,露出门牙上一颗大金牙:“这不是恭喜柳兄弟,高升了嘛……”

   “你的消……消息很灵通嘛。”

   柳龙笑呵呵从车上下来:“就是个代科长,说不定哪天上面就派人下来了……”

   “那话可不能这么说。代科长也是科长。”

   曹乃汉连忙给柳龙递上烟:“我相信凭柳兄弟的本事,迟早是正科长,这刑事科的油水可大啊……”

   “好说,好说,以后有啥事打招呼啊!”

   “那肯定的。”曹乃汉心说,柳龙这官运亨通,这粗腿他得替军统抱好了。

   柳龙看了看工地进度,问道:“那些工程师说了没有,什么时候能盖好?”

   曹乃汉夹着烟说道:“说了,现在地面上盖了一多半了,加外围的铁丝网,还有塔楼,最多再有十天时间,就完工了。”

   “好!这段时间你也别乱跑了,没事就在这盯着,小泽厅长催的急了。”柳龙吩咐了一句。

   “好!有兄弟我在,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曹乃汉慌不迭的送柳龙上车。

   看着柳龙的车子离开,曹乃汉抽了一口烟,蹲在工地旁边琢磨了一会。

   又借口上厕所,钻进一条小巷子里,在一个废弃的民宅门上。

   捡起地上的土块,画了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自会有人来看。

   这是曹乃汉申请和那个隐藏在暗中的军统白纸扇,见面了。

   …………

   柳龙开车去齐家宅院的路上,路过一个人流挺大的十字路口。

   注意到,看到有几个穿着新京高等部学生制服模样的学生,斜挎着帆布书包,在路边交头接耳。

   突然一个学生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沓纸,朝着天空一撒!

   伸出右臂,高呼:“地下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

   周围的学生也跟着喊起来!

   “是宣传地下党的传单!给我全部抓住!”

   不远处,正在巡街的分所警察,立马吹动哨子,解下腰间的警棍冲了过来。

   “快跑!那些黑皮汉奸来了!”

   其中一个小姑娘振臂一呼,几个学生做鸟兽状,四散而逃。

   警察就盯上这个小姑娘了。

   柳龙眯着眼睛一看,这姑娘穿着开襟的蓝色校服,扎着两个辫子,垂在胸口。

   正抱着书包,慌慌张张,慌不择路的逃跑。

   心说这不杨月华那个亲戚,杨晶吗?

   中国,永远不缺乏热血的爱国青年人。

   正所谓,再见少年拉满弓,不畏岁月不畏风。

   中国青年热血未泯,这是好事。

   但,在这个环境下,这样做,不是找死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