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小兵张易

第515章 信号折射

小兵张易 壕越 2086 2025-03-31 15:11

  直径大约五米的弧形通道看上去就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谁知道里面会隐藏着什么未知的生物,为了保险起见张易联系了师部,把上面刚配发下来的作战四旋翼无人机群调了过来。

   母机块头较大,体格有正常无人机8个大小,同时母机也是一个信号基站,通过它可以同时控制下面54架小型作战无人机,当然这并不是张易选择它的理由。

   超长的待机时长是此次探索任务的最佳选择,众人等待了三个小时后,师部派来的同志终于把无人机带了过来。

   但是没有让他们进去内部,只是在外面现场教学,三营营部的两个参谋研究明白后便带着一堆箱子来到地下。

   深渊之下众人也探查不出什么名堂,除了石头就是泉水,现在大家唯一的期盼便是通道的尽头。

   两名军官带着几名士兵提着十来个黑色的塑料箱走过来,

   张易便着急的说道:“快点放飞。”

   “是!”

   两名军官来到洞口把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盖子后一架大块头的四旋翼的无人机被取了出来。

   参谋介绍道:“这个就是主机,具有侦察、分辨、指挥功能,15个小时的超高续航持久力,最远可以达到50公里的作战半径,关键时刻也可以当成高爆炸弹撞击目标。”

   科研人员可能不太懂,觉得这些数据无所谓,但...在场的战士们听后直吸冷气,直呼“好家伙”。

   张易暗道:“几个月前我就见过了,当时还是试验品。”

   “那其他箱子里装的是不是小型攻击无人机?”

   “是的,每个箱子里都有6架。”

   张易指示道:“立刻放飞。”

   “是!”

   两分钟后主机起飞,54架小型作战无人机伴随。

   张易透过屏幕能看见通道一直都保持着跟洞口一样的直径,仿佛是盾构机挖出来的一样,随着继续深入,参谋提醒道:“地势开始向下了。”

   科研队的地质学家急忙问道:“能测出来多少坡度吗?”

   “测不出,我估摸着大约有40度。”参谋紧接着继续说道:“前面是弯道。”

   其实无人机根本不用操控,放出去之后它会根据地形一直往前飞,除非操作员下达停止的指令。

   地质学家拿着纸和笔,根据操作员提供的数据,趴在塑料箱子上不停的写写画画,十来分钟后,他停下笔惊讶的说道:“如果这是人工修建的话,那么整条通道就是一个不停重复的Z字形。”

   老郭问道:“这个有什么说法吗?”

   地质学家惊恐的回道:“如果这不是我们人类修建的话,那么尽头肯定有生物或许还是一个文明。”

   老丁插话说道:“郭主任,我觉得我们应该停止继续探索了,我之前的化验结果已经变相的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继续...”

   郭主任打断道:“科学探索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和假设,再多的理论研究也比不上亲眼所见。国家花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是来听你们说如果的。记住...以后这种不团结的话不要说,探索继续。”

   既然最高负责人定了调子,大家都不敢反对,只能继续深入探索,反正捅破天了有国家罩着。

   十几分钟后,参谋提醒道:“主机信号弱,我们不能继续深入了,否则就自动返航了。”

   郭主任问道:“深入了多长距离?”

   参谋回道:“飞行速度较慢,目前只有35公里,还没到达无人机的极限。”

   张易提出难题:“解决不了信号的问题,我们靠人力实在是太远了,尤其是深入地下。”

   这是科研队伍里一名年轻人大声说道:“我们可以通过镜子反射信号。”

   张易问道:“您是?”

   “啊...我是搞通讯的。”年轻人拿过地质学家画出来的草图说道:“我们可以在每一个Z字型拐角处架设一面镜子,角度同地形一致,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信号一直传输下去,而且还没有损耗。”

   老涂问道:“就像公路上设置在弯道处的反光镜吗?”

   “对,原理是一个样,只不过一个是给信号折射传输用的,而另外一个是给司机看的。”

   不得不说老郭的队伍里真的是人才济济,总能在面对困难时有人站出来解决问题。

   老郭指示道:“结束今天的探索,大家就在这里原地驻扎,我去联系厂家给我们送镜子。对了...你们测算下需要多少面,然后把数据报给我,记得要快。”

   “好!”

   当天的探索草草结束,张易并没有在洞里过夜,带着赵振通过两段升降机又返回了地面。

   刚回到宿舍里,便听见桌子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喂?”

   “是我,老陈,打钱。”

   张易纳闷的问道:“什么玩意就要打钱?”

   “你老家的跑马山还真是个好地方,旁边的山上还有座天文台,我的团队勘测后发现这里十分符合我们的需求,公路运输也很便利,我们需要的设备完全可以运输到这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