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沄是真的很意外。
看来,在王融之眼中,自己还挺重要的。
王沄不无讽刺的自嘲一声。
重要到了需要王融之动用黎洛明这个重要人物,让他屈就宁州太守一职,而后来压制她并将宁州的一切和他们祖孙纳入掌控之中。
当然,王沄意外的只是来宁州的居然是黎洛明,而不是王融之会做这件事。
王沄从来就不觉得王融之能够容许他们祖孙在宁州过逍遥日子,容许他们不被家族掌控。
让那些王氏子弟跟着来宁州,明是让他们跟着她多历练多学习而不是留在琅琊闭门造车,养成夜郎自大的性子,实际上不过是想让王氏子弟跟来宁州,架空王沄,顺理成章的将宁州的一切收归家族所有而已。
狠狠心、让一直以来都在他眼皮子底下、从来不曾脱离过他的视线的沈临之一道过来,也只是想让沈临之指导那些王氏子弟“夺权”而已。
哪知道,王沄居然与沈临之有“两世渊源”、早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暗度陈仓、达成默契。
先是沈临之不动声色的将被选中的王氏子弟尽数换成了得过他照拂、更愿意听他安排的,而后是两人打配合,震慑王家子弟、给他们画饼,而后派到了大晋各地为王沄办事。
这些王氏子弟在王融之眼中,几乎等同于废子。
至于说沈临之……一朝离开,就头都不回的飞了,大有永远不回琅琊、永远不见他的架势,王融之如今怕是肠子都悔青了。
以他的性格,越是懊恼后悔就会越发的想要掌控他们,尤其是……
一瞬间,王沄就明白了为什么是黎洛明了。
王融之时间不多了!
这一点,她和沈临之都能确定,王融之难道还能不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
他这是想趁着活着,王家还能有人能够挟制王沄的时候,将宁州的一切变成家族所有,而后在他临终之前分配安排。
让黎洛明来,是希望黎洛明能够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将宁州摆平。
想明白了这一点,王沄心头豁然开朗,迎着崔圩担忧的眼神,她笑了:“担心了?”
“是!”崔圩点头:“主子,黎洛明是老太爷的得意门生,是今上刻意打压依旧步步青云、差一点就拜相封侯的厉害人物,让他屈就宁州太守之位……来者不善啊!”
“哎~你这是觉得主子能被这个叫黎洛明的压一头?”崔廿瞪着崔圩:“我说,你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
“我告诉你,你这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崔圩给他一个白眼,不想理会无知而无畏的崔廿。
“他来就来吧,只要曾祖父没有放弃对云栖山谷的图谋,就肯定会让他觉得有能力压制我的人来宁州。”
“不是黎洛明也会是旁人。”
王沄从来就没奢望过琅琊那边无人觊觎,她笑笑:“谨慎对待是应该的,如临大敌却没有必要。与其担心他上任之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权力算计、相逼,不如想想他上任之后,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便利。”
“主子~”崔廿眼睛发亮:“您的意思是这个黎洛明也是可以利用的?”
“当然!”王沄点头:“大伯祖母之前与我说的是‘好消息’,说的是新的太守上任之后会尽可能的庇护我,与我方便……”
“她都这么说了,我自然是要相信的。”
“所以……崔十六~”
“小人在!”崔十六恭声应诺。
如果说崔圩是几人之中最没存在感的,那么崔十六就是几人之中看上去最憨厚的,黝黑微胖的他看不出任何精明。
“让你在宁州城外附近寻找合适的地方修建作坊一事办的怎么样了?”
王沄说的是谢灵泉到宁州,告诉她“好消息”之后,她思索再三后决定再建新的织坊和纸坊,然后,将这件事情交给了一直跟在王贵才身边,打理三个作坊是各项杂事,对作坊的运作了然于心的崔十六。
“回主子,找到两处合适的地方,各有优劣,只等主子看过拍板决定。”
崔十六一边说着,一边将已经准备好的资料递给王沄。
王沄接过来,翻看一遍之后便做了决定:“西洋河这处吧!”
“西洋河水流湍急,虽比不上冲江河,但在这里建水力磨坊和水排也不会太差。”
“西洋河两岸都是砂石地,这样的地方价格便宜,用来建造作坊也不浪费。”
“附近的田地良田少,中田和下田多,种麻最合适不过。”
“你先带着人圈一下地,等黎洛明上任之后,再去买看中的地……这样的荒地多是无主的,需要在官府备案购买。”
王沄微微笑着:“我相信,这么一点点小事,我那位不曾谋面的姑祖父一定会给予我最大的方便和照顾的。”
“这件事,你去准备。”
“是,主子!”
崔十六恭声领命。
“云栖山谷那边依旧如以前一般,仔细小心些就是了,不要疏忽大意,也无需草木皆兵……真被发现了如何进山也没关系,只要我们足够强大,他知道云栖山谷在什么地方又能如何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