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11章 参观

  “华国最大120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300秒!”

   拖拉机厂接住了诋毁,并反手甩出一个大新闻。

   此时虽然同为120吨级的yf100已经交付两年,但此时还没有像后世一样改进将推力从120吨提升到125吨。

   最新制造的k120试车的最大推力数据是123.5吨,确实小超yf100一点点。

   就靠这一点点,说它是现在的华国最强还真没错。

   华国航天局现役的其他几款发动机最大推力都只有70吨级,直到6年后的yf130,那个500吨推力的大家伙样机造出来,才是真正达到航天强国的大推力发动机。

   说来也是因为dx-1的结构设计就很简洁,所以干脆给一级就塞了一台大推力发动机,而不是通常两到四台小推力发动机。

   而且也有一定取巧,120吨级发动机本身并不算很大,露西亚和阿美都有几百吨级的怪物,和他们相比这只能算中等偏下。

   但华国最大的消息一放出,还是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由于放出了发动机试车的完整影像,原本跟着质疑新远一号的声音顿时就消失了。

   十几个穿着新远拖拉机厂工作服的人站在镜头前,一同观看火箭发动机试车-的视频狠狠打了那些公知大v的脸。

   尤其是还盯着“最大推力”的名头,虽然听起来不现实,但仔细一看,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民营企业造出华国最强火箭发动机!

   就连国外媒体都很惊讶,转载了最新的试车视频,带来了不小热度。

   不过最关心的还是周边小日子过的不错和整天啃泡菜的小伙伴,连他们的官方新闻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当天林炬刷新面板,就发现增益从负的1.5%变成了正的2.2%,效果立竿见影。

   同样投来更大关注的还有本国航天局。

   过了几天,在拖拉机厂的总装厂房里,火箭的壳体已经静静躺在了这里。

   新远一号火箭体积比较小,高度只有31米,直径2.5米,也就是长征二号助推器的水平,不过后者推力只有75吨。

   此时全部发动机和主要箭体已经制造完毕,少数零件也可以在主结构完成后安装。

   由于南机院的投资和人员支持,火箭的进度比预期还提前了约一周,有更多的时间调试检查。

   当林炬看着初具雏形的火箭心潮澎湃时,突然陈副厂长跑了过来,告诉他了个消息。

   厂办突然收到了自称航天局六院的拜会请求,希望来考察k120火箭发动机,并有可能进行商业合作。

   电脑值班的人员查了发现邮箱地址是对的,就赶紧去报告。

   林炬一头雾水,然后去度娘搜索六院,然后才发现yf100的设计单位正是六院!

   难道是盯上了k120?林炬心里有些猜想但不确定。

   不过对于拜会请求当然是能同意的,毕竟是航天局,人家档次很高的。

   他亲自给六院发去了同意回信,然而没想到对方马上回复,称后天就有人到工厂。

   林炬被这速度有些震惊到,同时思考怎么安排拜会请求,于是问郭申的看法。

   “新远一号火箭没什么可说的,唯一有价值的只有k120,这绝对是他们的目的。也许可以在那天安排试车,正好我们要做550秒长时间试车试验。”

   林同意了这个安排,然后就等六院的考察团队。

   结果考察当天,他才发现带队的竟然是老熟人唐伟天!

   “唐教授!”林炬看了看后面七八个青年中年皆有的队伍,马上明白了唐伟天的单位。

   “没想到您就是六院的,原来我们厂居然还受到过航天局六院的指导呢!”

   “呵呵,我还想说请林炬同学不要怪罪我之前隐瞒身份,其实六院这次的合作也是我提议发起的。”

   唐伟天说着不好意思,但脸上可没有半分尴尬,完全是自来熟的表现。

   倒是后面的其他人神色各异,眼睛不停地四处打量,对此林炬看在眼里不过却并未说什么。

   按照流程,他先是带着六院的考察队伍去看了第一台试制的发动机样机,由郭申介绍参数和设计思想。

   六院的队伍中两人正悄悄交流。

   “何工,这就是全流量?明明比我们多个泵,怎么看起来还更简洁,喷管也小了一圈。”

   “不清楚,不过工艺好像和我们的差不多的,但设计确实、确实非常简洁,而且肉眼可见的零件少得多,怪不得能比我们的轻700公斤,700公斤啊!”

   被叫做何工的男人看起来平平无奇,但他却是深度参与了yf100整体设计的研究院。

   其实当他听说民营企业造出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时,心情是非常震惊的。

   90年代,华国航天看着一票使用偏二甲肼的“毒发”,比冲低污染大还只有七八十吨推力,下决心要研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