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更在长安外

第290章 惩罚

更在长安外 江南二多 2588 2024-06-02 08:12

  阿宛见他别过脸去,亦跳下了马,站到了他身前。

   裴迪这些时日在营中劳作,演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整个人又壮实了不少,肩宽腰细,肤色越发黝黑,更衬得眉阔鼻挺,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亮如寒星,勾起嘴角时,那整齐洁白的牙齿分外好看。

   阿宛竟一时看得痴了,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

   这边,她身上熟悉的少女馨香悠悠地传入了裴迪鼻尖,似有一双小手在轻轻撩拨着他。

   曾经无比亲密的二人,此时尴尬地面对面站着,心事各异,谁也没有开口。

   暮色中,乌金西落,浮光跃金。

   远处运河入海之处,几艘八帆的巨船正在出海,远远望去如小山一般地移动。为远行祈福的人们,正在佛塔顶部的钟楼处敲响了钟声,嘹亮悠远的钟磬声如波涛一样由近及远地向远方涌动,那声波掠过他们二人时,仿佛发梢亦被撼动。

   这洪钟大吕之声,让他们身心为之一颤,终于从那繁杂的欲念中回归清明。

   阿宛终于记起了她在心中酝酿了千万遍的话,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裴迪……你既然知道我做人做事但凭本心,那就应该明白……我与摩诘纠缠了近十年,我和他的心,早就已经长在了一起,分不开了……“

   这样的话听她亲口说出,真的像一刀刀扎在他胸口上,满是血淋淋的伤口。

   裴迪全身的力气仿佛被抽走。

   他这才想起,他为了早点见到阿宛,昨夜自金陵漏夜出发,一路都不曾停下休息过,更未曾吃过东西……没想到,这样来之不易的见面,竟是为了让她毫不留情面地将他们的过去粉碎给他看。

   他身心俱疲,越想越觉得讽刺,又觉得没有滋味,什么都没了意义。

   裴迪就这样带着空洞的笑意看着阿宛,轻轻用折着的玄铁马鞭柄拍了拍手心,冷笑道:“反正我已经认定了你是一个骗子……当初离开扬州时,你和我说只是想向他问个明白就回来;如今,又和我说你和他已经分不开了……那你,又将我置于何地!是觉得我可以挥之即来,招之则去?我竟是这样好说话的人吗?!“

   到底有一股怒意压不住,从裴迪心底溢了出来。

   他竟伸出一只手,用力捏住了阿宛精致小巧的脸,强迫她靠近自己;他有些粗粝的手指,在她白皙如天山雪一样的肌肤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印记。

   裴迪的眼底已是一片翻江倒海的墨色,隐着一丝疯狂的猩红色。

   阿宛眼眶中亦泛起红色,却是愧疚的酸楚。她艰难地吐字道:“裴迪……对不起……我向你打开了窗,如今却又想关上……”

   她鲜艳饱满如玫瑰花瓣一样的嘴唇随着话音一张一合地动着,翘挺的鼻梁,浓长的眼睫,在西落的斜阳中仿佛被镀了一层金粉,美得妖艳。

   指尖传来熟悉的滑腻香软的感觉,更点着了他的怒火与欲火。

   裴迪再也听不清她说了些什么,手上用力让她贴向自己,只管狠狠地吻住了阿宛的双唇,唇齿间充满了横冲直撞的怒火,疯狂而又带着惩罚意味地用力吮吸着她的甜蜜。

   阿宛吃了一惊,却无力挣脱他用尽全力的拥抱,仿佛要被他身上的皮革与醇酒的味道淹没,只好偏过头紧闭上嘴唇抵挡他的侵略。

   这样凌乱无章的吻,全没了他们之前的默契。

   不用阿宛说,裴迪也知道,那扇窗,真的已经关上了。

   他那颗原本被想见她的兴奋与期待燃烧了一天一夜的心,他这个疯狂的带着惩罚亦带着哀求的热吻,如今也慢慢冷了下来。

   原来人被巨大的痛苦劈头盖脸地淹没时,并不一定会痛哭,反而会笑。

   笑自己的傻和痴。

   笑自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

   笑自己终于做了一回君子,却因此而失去了她。

   裴迪慢慢地放开了阿宛,退了一步。

   他的嘴角仍挂着那熟悉的笑意,可是再也到不了那冰若冰霜的眼底,只浮在了脸上:“不用说对不起,我……一点也不吃亏!“

   他不等阿宛有什么反应,长腿一蹬,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阿宛只听到风中传来一句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话:“不过你们的喜酒就不必请我了,我不想喝!!”

   阿宛怅然若失地目送着这个鲜衣怒马的少年远去。

   那一夜与他在这条山道上同乘一匹马的样子,仿佛是昨日,亦仿佛是一个已经残缺不全的梦境。她知道,这个少年,曾经想要和她这样走上一辈子。

   是她辜负了他,可年少时以为的一辈子,往往都只是生命中的一瞬而已。

   也不知在风中站了多久,直到衣摆都快被江上的薄雾打湿了,阿宛这才牵着马慢慢走回了清尘小院。

   一路水光潋滟的扬州夜色,明月照人还,连空气中弥漫着脂粉与醇酒的香气,真是一顶一的人间富贵处。阿宛行走其中,却觉得自己亦不过是这繁华中的点缀,心中空空如也。她辗转世间多地,不断地告别与重逢,可望见的,终究不过是一个个背影。

   她第一次觉得茫然,只觉得山川之大,哪里都不是故乡。

   连克孜尔山谷里的繁星,在记忆中都有些模糊了。

   阿宛不由把手轻轻放在了胸口。

   那里还有一颗心,在与她的心在同一个节奏下跳动。

   心安之处,即故乡。

   此时的长安,王维正推窗望月,想象着阿宛口中那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美景。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他如今住在太常寺的监舍中,是僻静处的一进小小院落,质朴而清静。

   王维并不好物欲,箪瓢陋室亦自得其乐,但一想到半年后要与阿宛成婚,便觉得不能让阿宛居于这样小小,不见绿意的四方院落中,便常一人策马在长安城郊处四处游荡,想要寻一处绿意悠然的居所。

   这一日,他信马驰骋至长安北郊不过十余里地的蓝田山谷之中,发现一处风景绝佳之地,称为辋川镇。山谷中人烟稀少,翠峰叠嶂,溪水淙淙, “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句所言不虚。

   他沿山溪行了几步,便见几处竹屋木亭,精工雅致却已经荒废;一块巨大的山岩盘踞其下,下面便是溪谷松瀑,曲径通幽。清澈的溪流委婉出山,平静地流入灞河。

  喜欢更在长安外请大家收藏:(www.xs4.cc)更在长安外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