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515章 鲁堕三都1:孔子推行堕都政令的背景是什么?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2045 2024-06-02 08:15

  公元前500年初冬,曲阜,季府。

   季氏家族宗主季孙斯静静听着亲信详细汇报郈邑叛乱之事,皱了皱眉,自言自语道:“唉,对不住了,晋侯。”

   是的,这一次,鲁国又是靠着齐国才彻底平定了郈邑之乱。

   晋国,当然是绝对不希望鲁国被齐国拉拢过去的。

   可以说,齐景公在这次郈邑之乱中,先是直接出兵帮助平叛,再是以接收郈邑却不取郈邑的办法,使郈邑重新归叔氏掌控。

   叔孙州仇对齐景公心甚感激,郈邑之乱平定后,立即亲自赴齐国朝见齐景公。

   齐景公非常得意,安排了国宴招待叔孙州仇。

   席间,叔孙州仇非常谦恭,多次向齐景公敬酒以表谢意。

   齐景公面有得色,但嘴上却道:“夫子不必多礼,夫子的事就是寡人的事。这次寡人之所以敢大胆进兵并努力为夫子分忧,最主要的原因是郈邑正好是齐、鲁两国之间,又是夫子的封邑,换作是其他人的封邑,寡人估计还不敢出面干涉哩。”

   齐景公有意抬抬叔孙州仇,但叔孙州仇听齐景公此言后,起身正色道:“君侯此言,非寡君所愿矣。外臣事奉国君,是为了国家与社稷,相信贵国之臣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只是外臣家里的私事,外臣绝不敢劳烦君侯。但郈邑之事是敝国之事,故外臣才敢奉寡君之命来请求君侯。对那些恶臣,天下人都厌恶之,都群起而讨伐之,这才是道义所在。”

   齐景公听后一愣,心里摇了摇头,暗道这个叔孙州仇,明明得了寡人帮助还不想欠寡人人情,非得将这个人情欠到国家层面。看来,鲁国人都是人精呐。

   不过,对齐景公来讲,这些都是无所谓的。让齐景公关心的,是借机说服鲁国公开宣布脱离晋国阵营。

   要知道,此时的晋国,貌似只有一个鲁国还未宣布脱离晋国阵营。

   春秋江湖到底怎么了?

   到处都是大事!我们得交待一下了,否则就要被这个江湖给迷失了。

   超级大国、诸侯联盟盟主晋国内乱不断。

   晋国已经完全形成了范氏、中行氏、赵氏、智氏、韩氏、魏氏这六卿世袭执政制,其中中军元帅一职最为重要。

   这六大家族中,范氏与中行氏结成了稳固的同盟,与赵氏的矛盾日益激化。韩氏与魏氏可谓是同盟关系,与赵氏关系较好,这就形成了两大互相对抗的集团。

   而智氏则相对较弱,但智氏却紧紧与晋国公室站在一起,成为中间派。

   六大家族为了更大的权力与地位,一直在明争暗斗,强大的晋国就在这样的内部政治生态中不断被削弱。

   再加上晋国一直以来地位超然,实力过于强大,算是独孤求败般地在春秋江湖横行,导致晋国上下对列国诸侯蛮横无比。

   卿大夫们经常向列国诸侯索贿,列国诸侯对晋国早就离心离德。

   作为诸侯联盟盟主,晋国的对外政策是晋国优先。

   许多在列国诸侯眼里需要晋国出面的,晋国偏偏不出面,因为不符合晋国利益。

   许多在列国诸侯眼里看来不需要晋国干涉的,晋国偏偏野蛮干涉,因为晋国利益的需要。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是晋国利益需要,而是晋国某大家族的利益需要。

   尤其是晋国第一大家族范氏家族和第二大家族中行氏家族,这两大家族的联合,可谓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家族,也是全世界最贪腐的家族。

   这样的盟主,谁还会真心追随?

   公元前501年,晋国权臣、中军元帅范鞅去世,晋国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军帅佐分别为智跞、赵鞅,上军帅佐分别为中行寅、韩不信,下军帅佐分别为魏侈、士吉射。

   之所以要提这些晋国重臣的名字,那是因为在接下来的春秋风云中,这些名字将与鲁国息息相关。

   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诸侯联盟盟主楚国呢?

   前面讲了,公元前506年,楚国在吴楚柏举之战中大败亏输,随即都城郢都被攻陷,楚国几乎一夜之间由天上掉到了地下!

   小小的吴国居然差点灭亡了强大的楚国,这令整个春秋江湖目瞪口呆!

   幸亏楚国地大物博,国家实力雄厚,虽因一时之败遭到沉重打击,但很快就重新站了起来。

   先是联合秦国顽强抵抗吴军侵略,并一举击败吴军。

   再是整个国家遭受灭顶式打击后,楚国公室完全凝聚起来,年轻的楚昭王更是励精图治奋发有为。

   此时的楚国政治清明,军民团结一致,楚国重新以超级大国的形象展现在整个春秋江湖,令谁也不敢轻视。

   但楚国基本放弃了中原争霸,楚国的目标只有一个,全面地、彻底地搞死吴国!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雄才大略的齐景公认为应该要有一位新的中原诸侯出面来替这个江湖主持公道,即应该要有一位既非晋国亦非楚国的中原诸侯联盟新盟主。

   这个新盟主,当然就是齐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