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578章 在宋国的遭遇(2)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2079 2024-06-02 08:15

  宋景公决定亲自却见孔子,谁料桓魋匆匆来见,强烈劝谏宋景公不要见孔子。

   宋景公非常不高兴,他对桓魋道:“孔夫子乃当今圣人,举世闻名,且曾在鲁国为官,政绩彰显于世。

   如今寡人正需如孔子这样的人辅政,孔子更有一批德才兼备弟子,若寡人给予官职,内可定邦,外可护国,岂不是美事?司马何故阻止?”

   桓魋冷冷道:“主公,算了吧。想想看,为何鲁国、齐国、卫国均未重用孔丘?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孔丘此人,名不符实,其学说夸夸其谈,不接地气,于富国强兵无甚鸟用。

   二是臣听闻,齐侯讨厌孔丘。如今国际局势,齐国势强,齐侯的意见,主公难道不要多考虑考虑吗?”

   宋景公心道,天下诸侯,哪个国君不想重用孔子?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些强权卿大夫从中作梗?

   当然,宋景公不能将这话吐出口。而且,此时的宋景公也不敢得罪桓魋,毕竟此时宋国面临着的国际局势非常复杂。

   晋国平叛看来是快要成功了,齐国也已经是强弩末势了。

   幸亏宋国未积极参与反晋,一旦晋国缓过气来,宋国第一时间得向晋国示好,同时积极帮助晋国打击那些反晋盟国。

   尤其是郑国,最好是直接将郑国给灭了。

   到那个时候,桓魋这样的大司马,可是宋国最需要的。

   至于孔子,唉,算了吧。

   “那一切就依司马之意吧。”宋景公叹了口气,将权力放给了桓魋。

   桓魋大喜,他立即行动起来。

   当然,桓魋也不敢直接率军去杀了孔子。杀贤,那是要背负一生的骂名,甚至一生都不够,被史书记录下来,那是遗臭万年的。

   听说孔子等人天天在商丘讲学,那就去搞点威胁动作,让孔老二灰溜溜离开宋国吧。

   于是,这一天,孔子正在大树下讲学,突然闯来一帮混混。

   其中一个刀疤脸指着那棵大树道:“对,就是这棵,砍了吧。”

   一群混混抢起斧子就砍起了树。

   仲由大怒,咣地一声抽出剑来,冲了上去,指着刀疤脸大喝道:“你是何人?居然敢扰乱夫子讲学?”

   刀疤脸斜了个眼看了看仲由,绕着仲由踱着步,鄙夷道:

   “哟,一介士人流浪至宋国,还敢拔剑?告诉你,这树,是老子花钱买了的,今日砍了要做谷柜。老子砍自己的树,你敢阻挠,信不信拿了见官去?”

   仲由顿时语塞,端木赐、冉求见状,怕仲由冲动,连连抱住仲由,将仲由拉到一边。

   孔子冷冷看着这一群混混,心头一股凉意升起。

   这哪是什么砍自己家的树?分明是有人在搞事。

   大树被砍了,场面一片狼藉。

   过了不久,司马牛急匆匆赶到,见状大怒。但由于口吃,所以涨红着脸却说不出几个字来。

   但司马牛比谁都清楚,如此明目张胆敢为难孔子的,除了自己的二哥桓魋外,整个宋国别无他人。

   搞了半天,从司马牛口里,孔子终于知道了事情真相。

   根据司马牛的说法,这一次桓魋是来警告的,如果孔子还敢留在宋国,那下一次就可能要来抓人了。

   孔子淡然道:“丘今所为,乃顺天道而为。天降德与吾等,桓魋岂敢耐吾何?”

   话虽如此说,但孔子已经决定,不宜再呆在宋国了。

   在内心上,孔子确实看不起桓魋这样的人,但君子不与小人相斗,战略上可以藐视之,但战术上得重视之。

   万一桓魋这样的小人真的恶向胆边生,到时将自己及一帮学生都害了,那真是不值得。

   司马牛知道老师准备离宋是二哥桓魋之故,已经多次求见桓魋,但桓魋故意回避了。

   司马牛去找了宋景公,但宋景公叹着气,耸了耸肩,将两手一摊,意思很明白:寡人实在管不了,毕竟如今宋国是桓族说了算。

   桓魋,还是你子牛的二哥哩。

   司马牛又去找了大哥向巢,向巢也对桓魋很不满。但向巢也不希望孔子在宋国出仕,毕竟,此时的向巢虽然与桓魋生了意见,但从家族利益角度考虑,桓魋排挤孔子在宋国出仕是对的。

   司马牛心头窝着火,无奈之下,作为宋国大夫的他分派了家丁仆役,日夜保护孔子。

   这一天,孔子等人已经整理了行装,准备离开宋国,突然一队兵丁呼喝着闯进客栈。

   为首的校尉的指着孔子等人,道:“应该就是这群人,都拿下!”

   仲由、端木赐、颜回等孔子弟子以及司马牛安排的家丁仆役见状不妙,一个个抄起武器,将孔子围住。

   端木赐上前喝问道:“汝等何敢以刀剑向吾师孔夫子?”

   校尉道:“有人举报,说汝等聚众欲图造反,今奉上级命令,前来拿去司理衙门问罪!汝等还不抛了剑器,难道还敢反抗不成?”

   校尉说着,又喝令一声:“上头有令,悉数拿下,谁敢反抗,就地格杀勿论!”

   众兵丁齐喝一声,纷纷上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