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585章 季孙肥谋位 shuhaige.net

春秋鲁国风云 千里草人 2098 2024-06-02 08:15

  我们先讲家族接班人的事。

   季孙斯对一向信任的家臣正常道:“吾死以后,汝勿需为吾殉死。夫人已有身孕,若生出儿子,就报告国君,立此子为季氏宗主。若生出女儿,那就立庶长子肥为宗主吧。”

   一代权臣季孙斯不久后去世,只是季孙斯没料到,一向强势的他,一向强势的季氏,在他去世后立即爆发了惨烈的权力斗争。

   季孙斯去世时,有两个庶子,分别为季肥、穆叔。一个女儿,后来嫁到了齐国,成为齐国国君齐悼公夫人,后人称季姬。

   夫人为南孺子,怀着身孕。

   显然,如果南孺子生不出儿子,按照无嫡立长的继承制规则,季肥理应成为季氏宗主。

   季肥很担心,此时的他以庶长子身份代理季氏家族,包括代理鲁国执政卿大夫、大司徒之职。

   在这个代理过程中,他唯一关心的事,就是南孺子十月怀胎后到底会不会生出个带把的。

   父亲季孙斯生前的遗命非常清楚,如果生出个弟弟,那自己就得让位。

   但自己根本不想让位,那就得确保南孺子生不出带把的。

   季肥很焦虑,他天天焚香祈祷上天,希望上天能够帮助自己遂了心愿。

   这种祈祷,当然不可能祈祷自己的先祖。但也许可能大约差不多不能向先祖祈祷,所以没有获得先祖的保佑,结果南孺子生了个儿子!

   季孙斯生前的家臣正常绝对是一位忠于自己主公的家臣,他的名字叫正常,这不代表这个人的思维和行动不正常。

   正常的思维非常正常,他安排好了对南孺子母子两人的安保后,立即赴鲁宫向鲁哀公报告季氏有了嫡子。

   史料记载,正常一边向鲁宫而去,一边敲锣打鼓一路大声宣传:“喜讯喜讯!季氏喜讯!季氏有了嫡子,根据季桓子生前遗嘱,嫡子当承继宗主之位!”

   季孙斯死后得谥号为桓,后人称季桓子。

   季肥又气又急,气急败坏了一柱香工夫后,季肥行动了。

   不要以为你正常这么一闹,老子就拿你没办法了,老子就给你来一招釜底抽薪!

   季肥一边表示着季氏有福的快乐与欣喜,并大方地向鲁哀公请求立季氏嫡子为宗主,一边对着自己的家臣季三使了个眼色。

   季三心领神会,他早就作了安排。

   于是,当得到季氏喜讯的鲁哀公立即派出大夫共齐去季府探视慰问时,发现南孺子刚生下的儿子居然成了一具尸体!

   安保工作是由正常在负责着的,正常人呢?

   正常,早就走人了。

   原来,正常知道,自己对季孙斯的忠,随着南孺子产下儿子,必将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毕竟,季氏家族宗主、鲁国头号人物这样的诱惑,不是谁都可以抗拒的。

   哪怕此嫡子一时得以保全,并被宣布立为季氏宗主,正常也无法保证此子能够平安度过自己的幼年、童年、少年,直到最后真正成为鲁国执政上卿!

   在此嫡子成长过程中,代表季氏家族在鲁国发出声音的,势必是季肥!

   思维正常的正常,完成了向国君报告季氏有了嫡子后,立即选择逃亡去了卫国。

   谁都知道,南孺子所生之子,是被季肥所害。但证据呢?

   证据显示,是一帮武功一流的小偷翻墙潜入季府行窃,结果被人发现,起了杀心,杀了好几个人,其中就包括季氏嫡子!

   鲁哀公本不想管这事,因为他管不了。

   但季肥却坚决要求鲁哀公派人去卫国将正常给叫回来:“主公,正常不回来,臣这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啊。”

   贼喊捉贼,就是这个姿势吧?

   鲁哀公派人去了卫国,但根本找不到正常这个人。

   正常又不是傻子,他还敢回鲁国么?

   季肥当然也不想让正常回鲁国,如果正常回国,那他已经安排好了途中的行动。现在既然正常失踪了,那就更好了。

   正常,从此失踪于春来江湖。

   没了正常这个关键人物,谁还敢就季氏家族这桩子事嘣半个屁?没有证据,谁敢污蔑此时掌控着季氏大权的季肥?

   嫡子不幸夭亡。季肥,就正式成了季氏家族宗主,被人尊称为季孙肥。

   孔子静静听着陈湣公向他分享着鲁国季氏家族这档子事,他根本不感兴趣。

   孔子感兴趣的是,季孙斯死前留下遗言,让国君派人请自己回鲁国出仕。

   鲁哀公早就派出了人,孔子估摸着国君特使很快就要到陈国。那自己到底要回去还是不回去?

   如今,季氏由季孙肥担任宗主,鲁国自然主要得听季孙肥的。

   但季孙肥这种为了自己上位,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杀的人,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豺狼虎豹。

   季氏家族开宗以来,从最早的公子季友,到其孙季孙行父,那都是忠君爱国之先贤。但越到后来,越不是东西。

   一个不慎,触即了季孙肥,自己恐怕就灰飞烟灭了。

   孔子叹了口气,仲由、冉求、颜回、端木赐等高徒一旁候着,谁也没说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