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竹影深几许

第14章 四公主宋明启 shuhaige.net

竹影深几许 花狸坨坨 2070 2024-06-02 16:20

  按宫里的规矩,外命妇见皇后,须得按品大妆,待皇后向太后请安再接受嫔妃请安后,竹卿方可入清宁宫。

   竹卿只是四品郡君,只需拜谢后陪皇后说几句话,感谢皇恩浩荡即可,可皇后身边的四公主似乎对她兴趣颇浓,不住的跟她说话。

   一进清宁宫,竹卿就看到四公主宋明启坐在皇后身边,和皇后说笑。

   “你是堂弟的新妇?”宋明启一听她的名字起了好奇心,从皇后身边快步走到她面前,拉起她的手上下打量她一阵,回头对皇后道:“母后,堂弟的新妇果然生的很美,配堂弟正正好。”

   皇后宠溺一笑,对竹卿道:“你这姐姐从小被本宫娇养惯了,在谁跟前都是这个样子,你别理她。”

   竹卿微奇,玉衡的堂姐应当年近三十了,可看着还如未出阁的女子一般。

   然而皇后说话不可长时间不应声,竹卿尽量让自己的态度看起来更诚恳些:“公主金枝玉叶,随性自在,妾身不及。”

   宋明启似是极喜欢竹卿,回头对皇后道:“母后,我想请弟妹陪我去御花园逛逛,母后可否允准?”

   皇后点头:“去吧,正好御花园这几日花开的正好,你们去瞧瞧。”

   竹卿恭敬再拜:“妾身告退。”

   宋明启亦道:“儿臣告退。”

   出了清宁宫,宋明启带着竹卿一路不停,走到了一处宫殿前。

   “这是我宫里,父皇母后许我单独住在这儿。”宋明启道。

   竹卿迟疑:“殿下不是要去御花园吗?”

   宋明启抬脸俏生生一笑:“一会再去,你陪我说会话,好不好?”

   竹卿屈膝:“妾身恭敬不如从命。”

   进了内殿,陈设简朴倒让竹卿吃惊,繁复的摆设全无,只挂着一两幅宋明启自己画的画,桌上摆着几本书,另何处奉有鲜花插瓶,再无其他装饰。

   原以为公主身份贵重,寝殿必定奢华精致,竹卿不由得对宋明启刮目相看,她倒肯节俭。

   宋明启看出了竹卿的想法,笑道:“本公主年近三十,享过臣民供奉无数,时间久了便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都让她们收进库房了。”

   “公主堪为天下女子节俭表率,妾身佩服。”

   “好了,你就别跟我客套了。”宋明启屏退宫人,敛起笑容,径直了当道:“我知道你是青池的徒弟,玉镜门的杀手竹卿。”

   “公主…这是何意?”手心瞬间沁出了一层汗,竹卿攥着宫装的袖子,扯出一个艰难的笑来。

   “十五年前太子薨逝,诸王对储位虎视眈眈,夺嫡向来惨烈,王府被围,皇叔欲挟持本公主为人质,是你师父深入龙潭虎穴救了我出来。”宋明启回忆起年少的事,心有余悸,“送我回母后身边时你师父为了让我不那么害怕,跟我说他有个徒弟叫竹卿,跟我差不多年纪,我还说让他带你来找我玩耍。”

   “殿下见过我师父?”

   “也许是人在危急时的记忆格外清晰,我总惦记着你师父口中的小徒弟。”宋明启和缓了语气,“没想到等到和你见面时,你成了我弟妹。”

   竹卿渐渐平复了心绪,宋明启对她没有敌意,她的小命暂时无碍。

   “那公主如何知道我就是竹卿?”竹卿追着道,她在外的身份一直都是唐家二小姐唐时月。

   “唐家二小姐唐时月,乳名竹卿,从小身体虚弱,在祖籍汉中郡叔父家养身体,于四年前回京备婚。”宋明启轻而易举念出了竹卿认回唐家时唐颐对外的说辞,“母后知道堂弟要娶你,我在母后宫里听了一耳朵,堂弟又和你同门拜师,我就猜出了他要娶的娘子是你。”

   “公主心思细巧,可窥一斑而知全豹。”竹卿这是真心佩服的夸赞,也不禁感叹她确实得圣上和皇后的宠爱,连玉衡拜师这种隐事,宋明启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今日见你,果然姿容不俗。”宋明启指背抚上竹卿的脸,眼里多了怜惜之意,“你生的如此美貌,堂弟应该很喜欢你吧…”

   头一次被女子这般相待,竹卿脸先红了,柔顺道:“世子待妾身很好。”

   隐约间觉得有什么不对,宋明启对自己的事格外清楚且独得皇后恩宠,又怎会不知道今日来觐见皇后的是她,还要装作惊讶的样子来。

   于是冷静道:“今日和公主见面,是公主早就计划好的吧。”

   宋明启缓缓笑了:“不错。我知道你要来谢恩,早早就在母后宫里等着了。”

   “公主为何…这般在意妾身。”

   “你师父于我救命之恩,他已故去,我来不及报恩,又一直好奇你的模样,所以特意来看看。”

   竹卿面色不显,内心却是狐疑,宋明启居然不知道师父还活着,难道玉衡对所有人都隐瞒了这个事实…

   正泛泛想着,宋明启握住了她的手:“以后你再来宫里,怕有人为难你就来找我,有我在,绝不让你受委屈。”

   宋明启的自称已然从本公主变成了我,竹卿如何不知这是宋明启对她亲近的表现,忙屈膝行礼:“多谢公主爱护,妾身感激不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