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捞出
李氏谋杀亲夫一案被交给了大理寺重审。
大理寺的人十分重视,五日不到,便已审出结果。
乃是小厮阿福因谢文山斥责了几句,他心中不忿,便暗藏祸心,勾结通州药铺,先是给谢文山开了猛药。
后见他竟然挺了近月余,害怕回京被人发现端倪,自己挨罚,便铤而走险,往谢文山的药里放了砒霜。
还企图诬陷主母杀夫,好掩盖自己的恶行。
重审之后,事迹败露,阿福已经畏罪自杀。
此案便已了结。
李氏被当堂释放。
李氏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被放出来的一天。
生怕高堂上的老爷们反悔,连滚带爬地出了衙门。
然后就看到了等在外面的谢周生。
李氏愣了下,在谢周生快步迎上来之时,再也忍不住扑到他怀里,叫了一声“运生”,嗷嚎大哭起来。
她被关在囚车一路从通州押送到京城,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到了京城又被关在牢里好些天。
再加上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此时衣衫褴褛,恶臭难当之外,身形也消瘦了不少。
面色枯败,眼窝深陷,连头发都白了不少。
竟是比初时带着谢周生兄弟三人来京时,还要狼狈苍老不少。
谢周生脸上并没有嫌弃的神色,将她揽在怀里安抚了几句,送上马车。
待要离开时,有人骑马从旁经过。
谢周生顿住脚步,冲马背上的人拱手笑道:“李大人。”
李修冷哼一声,策马离开。
谢周生眼中却多了愉悦,自上了马车,往家去。
路上经过公主府,帘布微动,谢周生瞥见外面一人正下马车。
他眼中的愉悦瞬间便消失了。
那人是太子。
他心里总记挂着自己这位皇姐,只是事情多,底下的人也总拦着,今日总算是得了空闲,便过来瞧瞧。
驸马不在府里,是杨氏带人过来迎的驾。
太子让他们起身问道:“本宫皇姐呢?”
杨氏低着头,眼神闪烁道:“昌平病了,在房间养着呢。”
太子沉了脸色,却并没多言:“带本宫过去看看。”
杨氏道:“昌平的病,我一直派人悉心调养着呢,不日就能痊愈,殿下身份贵重,此时还是不要过去为好,万一被昌平沾染上病症,那可就是我们的罪过了。”
太子脸色更沉:“本宫皇姐身体一向康健,怎么会病得这样严重?你们敢苛待本宫皇姐!”
太子一向仁厚,很少这样生怒,杨氏被吓得噗通跪下:“殿下息怒,我冤枉啊,人吃五谷杂粮,怎么会不生病呢,我,我也没拦着不给她看,只是没有请太医……”
“你冤枉?”太子气愤道,“今日本宫特意过来看望皇姐,你若心里没鬼,为什么推三阻四拦着本宫!杨氏,本宫上次过来已经说过,本宫皇姐永远都是本宫的皇姐,你将她苛待至斯,是打量着本宫性子好,不会治你们陈家的罪吗!”
杨氏脸色一白,咬牙道:“臣妇不敢,臣妇这就带您过去。”
她爬起来,低眉顺眼走在前面带路。
太子面色沉沉地一路过来,看见昌平住的地方还是原来的房间,这才面色稍霁。
进了房间,昌平独自躺在床上。
“皇姐!”
太子唤一声,快步走过去。
昌平听见动静,强撑着睁开眼睛,见是太子过来,勉强打起精神,手撑着床,想要起身。
太子忙扶住她,她气色实在太差了,枯瘦发白,好像被什么吸干了精气神。
“皇姐,快躺下,在我面前,不要多礼。”
他又侧目去看杨氏:“我跟皇姐有话要说,你们出去。”
杨氏额头上全是汗,应一声,期期艾艾地说:“昌平啊,你好好跟殿下说说话,你看殿下多关心你,你就不要多想,免得伤身了。”
太子横眉看她。
杨氏一抖,再不敢多说什么,低着头退出去。
“皇姐,是陈家苛待你了吗?”
杨氏出去后,太子立刻问道。
昌平摇摇头:“没有,殿下不要为我担忧,我只是偶感风寒罢了。”
太子眉头紧锁:“你这样的状况,怎么会只是风寒,陈家薄情寡义,上次我过来时,就已经领教过,他们……”
“他们是薄情寡义,但更畏惧皇威,殿下是储君,你的话,他们不敢不听。”昌平虽是虚弱苍白,精气神还算不错,面上微露笑意,“我真的只是风寒,他们是不待见我,但有你的话在,他们不敢太过火的。”
“当真吗?”太子将信将疑。
昌平虚弱的笑道:“当真。”
太子沉默片刻:“那我让太医过来给皇姐瞧瞧。”
昌平摇摇头:“风寒罢了,用不着太医,我现在已是庶人,殿下能过来看我就已经是冒着被皇帝厌弃的风险了,再要让太医过来,被陛下知道,你我恐怕都要受罚,划不来的。”
昌平说得有道理,他能做的就只有过来帮她撑腰了。
即便如此,若是陈氏去父皇那里告他一状,他少说也是要被斥责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