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第九百零一章 赋税之争

  转眼便到了四月底。

   依照刘赫所定下的定例,今日要举行一次大朝会。

   刘赫身着朝服,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最近半个月以来,朝廷针对鲜卑、羌人的安抚之策,已经全部实施了下去,效果初显,又有几个羌人部落发生了内乱,而步度根麾下的多位部落首领和大将,也都拖家带口,搬到了刘赫赐予他们的府邸之中,享受着朝廷的爵位俸禄,过上了极为安乐的富家翁的日子。

   夫余、高句丽二国,虽然已经脱离了这些原始的部落模式,尤其是高句丽,其政治体制,与大汉几乎没有二致,再加上当今高句丽君主,也算是个雄主,因此这一计策,在幽州并未有明显见效。

   可即便如此,赵云联合田豫、田畴二人,对战二国敌军,也是屡战屡胜,虽然不曾剿灭对方主力,可也没有让叛军攻下一座大汉城池。

   正因如此,刘赫心情大好,此刻龙椅之上,也是红光满面。

   “诸位爱卿,此次各地捷报频传,朕心甚悦,决意今夜于崇德殿设宴,以示庆贺。”

   百官齐声贺道:“陛下洪福齐天,社稷幸甚,苍生幸甚,天下幸甚。”

   刘赫捻着胡须,说道:“诸位爱卿可有本要奏?”

   他话音刚落,太常王谦便站了出来:“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刘赫看向了他,这王谦原本与自己并非一路,常常对自己阳奉阴违,不过上次自己拉拢王允,打压了杜畿、赵融等人,这王谦号称是太原王氏的分支,多年来唯王允马首是瞻,因此在那之后,也算是对自己归心了。

   在那次事件之后,诸多世家大族,一改之前停止举荐人才的做法,反而将族中后辈,纷纷推荐入朝,刘赫既为了填补官员的巨大空缺,更为了平衡朝局,因此将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录用为官。

   这王谦的两个儿子,三个侄子,还有两个女婿,四个外甥,如今全部都是朝廷官员,包括他那个曾经在云海郡与陈烈和刘赫自己发生过正面冲突的次子王统,也在年初放到了冀州做了一任县丞。

   再加上他那个在原本历史上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长子王粲,不但词赋出众,而且颇有才干,很得刘赫的重用,年初刚刚被放了一个县令的实缺,所谓爱屋及乌,刘赫如今对这王谦,也自然是大为改观。

   “王爱卿有何事启奏?”刘赫一脸和煦的笑容。

   王谦语气异常斩钉截铁:“老臣冒死谏言,恳请陛下,取消赋税改制。”

   刘赫的笑容,凝滞在了脸上,不过在这大朝会上,他还是强忍心中升起的不悦。

   “哦?王爱卿何出此言?”

   王谦说道:“陛下圣心仁慈,欲减免赋税,广布恩泽于四海,遍洒雨露于八方,本为国家之大幸。然此次改制,所减赋税,尽在升斗小民,乃至贱商恶贾,而对士族大户,却不减反增,如此行事,实非圣人之道,还请陛下三思。”

   听到这话,刘赫的第一反应,却是朝王允瞟了一眼,见他站立原地,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刘赫心中就有数了。

   “这老东西,终究是不可能和朕一条心了,朕给你的最后一个机会,你到底还是没抓住啊。”

   刘赫不急不恼,当堂反问了一句:“不错,朕是给那些大户增税了,朝廷与逆贼曹操,屡战不胜,就连朕都几乎战死豫州,难道不该整顿军备,不该招募新兵,不该充实国库?”

   他这一反问,显然是王谦事前没想到的,他一时语塞,呆立当场。

   “这……老臣绝无此意,只是……”

   “既然爱卿也赞同国库应当增加收入,那为何又不支持增税?莫非太常另有良策,可令国库丰盈,岁入倍增?若是如此,朕洗耳恭听。”

   “这……这……老臣……老臣没有办法……”王谦有些尴尬了起来。

   刘赫这时,才把脸色拉了下来:“爱卿又赞同整顿军备,却又不赞同增税,怎么?莫非是觉得这赋税改制,会让你王家那八千六百多亩地,一年多交许多田赋,故此心疼了?”

   他这两句话的语气,越说越冷,听到最后,王谦心中大怖,双腿一软,直接跪了下来。

   “老臣……老臣岂敢以私废公?老臣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啊……”

   刘赫冷笑一声:“有没有此意,朕自会查明,还有何话要说?若是没有了,那还不退下?”

   王谦被这一声喝斥,吓得身躯一震,颤抖着站起身来,躬身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百官面面相觑,每个人的眼神和脸色,都各有不同。有的看着王谦,面带嘲讽,有的则是同情,有的偷偷瞄了刘赫一眼,多有敬畏之色,而更多的则是复杂、莫名,不一而足。

   刘赫扫视了一圈,见没有第二个人站出来反对改制,便开口道:“既……”

   他这个“既”字都刚刚说到嘴边,还没完全说出口,又一个人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也有本要奏。”

   刘赫看了过去,此人容貌刚毅,一脸虬髯,看起来多有几分威武雄壮之意,不过身形却有些瘦弱,而且头戴进贤冠,显然是个文官,正是新任太仆崔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