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第532章 合州之战(一)

  合州城外。

   秦良玉的将旗高挂,她的目光冷彻的看着城头。

   穗轮黑龙旗。

   “邓王己哪里去了?”

   面对秦良玉的质问,才跑来告知秦良玉情况的邓王己麾下亲兵,吞咽了一下口水说:“北……王北面去了。”

   “定远县那边的情况如何?”秦良玉转过头,石柱马家的一个少年出面说,“回姑母,秦兄正在围攻第五金,但对方躲在山间,十分滑溜,哪怕咱们的石柱兵再厉害,面对这样的布置,也是很头疼。”

   “着令他尽快解决第五金,然后随时准备抽身。”

   秦良玉开始发号施令。

   敌人的意图,她有点看不懂了。

   毕竟历朝历代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眼下的新顺国用兵,多是用险招。

   轻装远袭,是真的不担心被围歼吗?

   而城头上,王三举着望远镜,看到了秦良玉的火红盔甲,叹了一口气:“果然是她。”

   老实说,明末乱局之中,巾帼英雄留于史书的,就眼前这个了。

   若是可能,他很不想现在就碰一碰。

   但没办法。

   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双方早晚要一战。

   “陛下,城上城下的防御都布置完了。”卓誉寻来,“咱们……”

   “出城。野战。趁着现在对方不知道我们的战法,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王三没有任何的犹豫。

   对方有上万人,真叫秦良玉全部调集来兵马慢悠悠给他围起来,那才是要出大事。

   与其如此,不如出城野战。

   “可是……”

   “行了,让人布置好巷战的土垒。孤亲自会会秦良玉。”

   王三下了城。

   城门口,赵肫看到了王三,下意识的上去给王三牵马。

   “要上战场吗?”王三问了一句。

   赵肫一惊,接着神情一肃:“想!”

   “弄一领披挂给他。”王三对慕容潜吩咐了一声,然后上马。

   去整合和宣告接下来的作战方案。

   等赵肫他们回来,城门俨然洞开。

   “驾!”

   王三拉了一下战马,冲到了前头。

   余者跟进。

   秦良玉他们还有点懵,怎么突然打开城门了?

   正思量着要不要打一场的时候,就看到了王三他们身后跟着扛着火铳的士兵。

   “这……要小心新顺国的火铳,很厉害的!他们能准确打出百步之外。”

   一听这话,秦良玉的脸色凝重了几分。

   邓王己之所以战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对这种火器的不适应。

   而现在是秋后,天气干燥,并没有雨水限制火器的威力,所以再同等条件之下,新顺国的战斗力,可以说相当可怕。

   “秦总兵可在?”王三喊了一声,“可敢近前回话?”

   秦良玉皱眉。

   前头已经有先锋官上前喝道:“贼子!你何等身份?岂敢妄言……”

   “孤乃此军统帅。”王三淡淡的说,“对了,你知道孤从哪个地方来此吗?剑门关、梓潼、绵州、射洪、遂宁、安居。”

   闻言,这个将官神情惊愕,甚至渐渐惊恐了起来。

   王三话音不疾不徐:“本将军亲自担任前锋走这一趟,目的只有一个,拿下合州,配合湖广军队,围歼朱燮元于夔州。

   现在,成都应该已经易主了。

   杜文焕那个家伙,再陕北就是我军手下败将,现在焉能是我的对手。

   所以,我只需要在合州挡着你们十天,十日之后,南路二十万大军就能进入东川。

   若我是你们,就该考虑是否投诚了。

   现在,我军三路都有进展。

   北路压制九边,中路暴动豫鲁,南路连战连捷,更是将你们堵在了重庆与夔州。

   上游下游都在孤的威胁之下,朱燮元若是得知了消息,回选择继续躲在夔州,还是转战岳阳?

   若我是他,定然去岳阳甚至长沙也不无不可。

   但你们呢?我新顺国,对土司,可不会跟明朝那样。

   土司,也是地主阶级的一部分,杀之无错而有大功。”

   王三说完:“行了,回去告诉秦良玉,只要她投降,我能上书,保证他的子侄在北方战场全须全尾的回来。

   倘若不然,灭明之日,绝不姑息。”

   这个喊话的先锋官缩了缩脖子,显然是被吓到了。

   赶紧转身回去复述了王三的话。

   秦良玉看着王三身后的士兵,一个个龙精虎猛,士气高昂。

   再看看自己左右,听得先锋官复述的话后,一个两个都有惊恐之色,亦或多有思虑,很显然他们在盘算活路,尤其是家中有人在京师协防的。

   “先打吧。”秦良玉下令道,“不论真假,试过一场。谁去?”

   之前那个先锋官一听也在理,重新收拾了心情,顿时上前说:“末将愿意往!”

   秦良玉点了点头。

   先锋官一走,秦良玉吐出了一口浊气。

   对方是不是新顺王犹未可知,但敢劳师远征,轻装强袭,就足以说明此人用兵好险。

   既然是喜好险招的人,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要尝试夹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