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东北乡女匪事

第863章 歧视

东北乡女匪事 太白真人 2158 2024-06-04 16:21

  听了贾秀云夫妻俩的话,孟三丫吓得当场就跪到地上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口中连连高呼:

   “饶命,饶命啊!

   我错了,我知道错了!让我当牛做马都使得,只求你们大人大量,饶了我这条狗命吧!”

   孟三丫现在就是个惊弓之鸟。

   半点不怀疑贾秀云他们说的是虚张声势的狠话。

   自来就有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现在贾秀云真来个夺夫之恨不共戴天,也不是不可能。

   搁现在谁要是说,因为小三把自己男人抢走了,就要小三的命,会感到很不可思议。

   不就是个男人么,没了再找一个呗。

   可过去那旧社会跟现在可不一样。

   至少社会风气不像现在这么开明。

   现代社会,女人离婚了以后,虽然也挡不住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收到一些人的歧视。

   但只要不理会这些个闲言碎语,自己个不钻了牛角尖。

   选择再嫁或者往后就自己一个人过,也能把日子过得好好的。

   可过去那年代,甭管女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跟夫家闹掰了,回娘家的。

   哪怕明明是夫家理亏,最后被人讲究嘲笑的也必定是女方。

   男方屁事没有,过后照样找个女人好好过日子。

   可女方就不一样了,因为打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三从四德那一套。

   不用别人说,自己个就觉得矮人一头,见人说话气势上都低三分。

   更别提那苛刻的人家,女人回了娘家,觉得丢了人,直接给女人一根绳子让她吊死,免得带累了家里的门风。

   即便是疼女儿的人家,女儿回了娘家,为了不连累家里其他的女孩子们将来嫁个好人家,也会把这女儿远远地发嫁到别的地方去。

   嫁到远处去以后,基本跟娘家那就算断了来往了。

   关键是娘家人也会不自觉地感觉到这女人给自家丢人了。

   为啥别人嫁出去了啥事没有,就你跟婆家闹到这个地步呢。

   不光是女人的娘家觉得磕碜。

   连这二嫁的女人自己个也觉得给娘家丢了面子,没脸再回来。

   所以封建礼教说起来着实害人不浅,尤其是对女性,那是真的特别残忍。

   现在这新社会,两口子过不到一起去,大不了离婚,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可在过去真要是被夫家厌弃了,给休回娘家,那是真容易把命给丢了的。

   就像贾秀云这样的,虽然她站在道理上,可别人说起来,却并不全都会同情她。

   反倒是好些人会认为她自己个没能耐,没把男人给笼络住。

   更没把夫家给拿捏了。

   再一个,因为给大伯哥洗裤衩子跟婆家闹翻,好多人也认为贾秀云太过矫情。

   尤其是那些老太太们,嘴一撇,呦呵一声:

   “怎么就不能洗了,别说大伯哥的裤衩子。

   我们年轻那会儿,可没那么多讲究,还给老公公洗过裤衩子呢。

   我们也没说啥呀,还不是好好地过了这么一辈子了。

   也没说闹成这样呀。

   只能说贾家那孩子矫情。

   怪道人家陈家不要她了呢!”

   所以甭管有理没理,但凡结婚以后,在婆家没待下去,又回了娘家的女人。

   不光男人们嫌弃她,连女人们说起来,也大半没个好话。

   说是夺夫,实则差不多就是夺命。

   造成贾秀云悲剧的罪魁祸首孟三丫能不害怕么。

   现代社会离婚了也还能活。

   可在过去,离婚了甚至就等于没了活路。

   孟三丫差点断了贾秀云的活路,真要是现在想把她弄死,孟三丫自然也会深信不疑,都不带怀疑这事情的真实性的。

   所以孟三丫是真害怕了。

   尤其在这荒山野岭,贾秀云两口子真对她咋样,她喊破喉咙都没人来救她。

   因为这附近除了贾秀云家,再就没有住户了。

   看孟三丫吓得体如筛糠,面若土色,贾秀云心里的郁气总算是消了一点儿。

   看看担忧地望着自己的丈夫李义宝,心里不由得甜丝丝的。

   贾秀云当初知道陈俭竟然背着她跟孟三丫成亲了,那也是心如刀绞,甚至萌生了死志。

   她是跟陈俭结婚的时间不长,感情是不深。

   可过去那时代,女人嫁到男人家里,那是一辈子的事儿。

   虽然明知道陈俭心里另外有人,但贾秀云也没想着不跟陈俭过了,另外再找个人再嫁。

   还幸亏贾家不光门风清正,族里确实也心疼孩子。

   自己族里的闺女没错,没得让人这么欺负的道理。

   所以最后连族长都出动了,带领族人大闹陈俭和孟三丫的婚礼,给贾秀云讨来了公道。

   但谁想到,贾秀云这时候才发现,她怀了陈家的孩子。

   可这时候再想回陈家,那是不可能了,毕竟陈俭都已经跟孟三丫搅合到一起去了。

   这孩子欲待不要吧,贾家父母又怕真个打胎,再伤了闺女的身体。

   过去的时候医疗手段有限,打胎药可没那么保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