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御前女提刑

第110章 尸体,花痕,往事

御前女提刑 不意秋 2088 2024-06-04 16:31

  同玉浅肆见过的其他火灾现场来看,这里尤为整洁。

   屋内靠窗摆着一条长案,七具尸体皆以上半身伏卧在桌案上的姿势被烧死。因着距离火源太近,桌案上的部分已经趋近于碳化。

   “昨夜灭火后末将便检查了火因,桌案上的油灯被打翻后迅速起火,几位大人应当是劳累过度睡得沉了,又距离火源太近,没能逃出,被当场烧死。”一武侯在二人身后解释道。

   武侯铺算是金吾卫的下属官僚,凡城门坊角,都会设立武侯铺。一来为方便火情,二来也是为了坊内治安着想。

   昨夜那两个看守此处的金吾卫已经被羁押起来了,新来的人不明情况,因而才让这个武侯一路相随。

   玉浅肆眸底有一丝亮光一闪而过,笑问道:“以前可见过这等安然入睡的火灾死者?”

   那个武侯闻言有些踟蹰:“末将初见这里时也曾有些不解,这现场的确太过整洁了。可是......先前简单查验过,尸体口鼻内都有糊状烟尘,全身也并无外伤,应当是活着被烧死的.......所以才做出如上判断。”

   整洁,并非指干净,而是指火灾现场一应物是的完整。

   一般来说,活人被困于火中,定然会慌乱不已,若是发现无法逃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打翻打乱许多东西发出声音,以寻求外界帮助。若是火势严重,更会出现屋梁倒塌等情况。

   可是这间屋子,就像是火神于桌上轻舞,舔舐过屋中所有物事后悄然退场。

   而最诡异的,莫过于这七个睡得深沉的人。

   那武侯不确定道:“今日街上都在传闻,是临安公主......”

   玉浅肆嗤笑一声,又来了,又是熟悉的套路。

   一言不合将所有事都套在鬼神之上。

   “没想到金吾卫也会信这些?”

   那人连忙低下头去,不敢再言语。

   “若是冤魂索命,那应当是被吓死的才对。何况,一人睡着情有可原,不可能七人在一起办公,都睡着了,着火也没有醒过来。”

   虽然如他们所言,尸体是活着的时候被烧死的。可是,活人就算是睡得再深沉,遇到着火也该醒过来呼救才对。无论如何都绝不可能趴在原处。

   就算是火势已经大了,尸体的行动轨迹也应当头朝门口。至不济,也该在桌子周围挣扎一番。

   “他们的确是活着的时候被烧死的,但恐怕当时也仅限于能呼吸了。”

   这些昨夜查询起火原因的金吾卫未必没有想到她所想,只是都不敢深究罢了,于是才拿外面怪力乱神所言来搪塞。

   这些人定然是吃了什么或用了什么,才会无法动弹,被活活烧死。可是,昨夜这几位大人们所有的吃食,都是由金吾卫负责的,他们自然不愿言明,徒增烦恼。

   这现场实在太过简单,简单到所有人都能看出前因后果。

   但恰好是这份人人都能看出的简单,让她察觉出问题来。

   指尖的玉里乾坤泠泠作响,帮她梳理着思绪。

   第一,是什么东西能让人浑身肌肉麻痹无法动弹,以至于在火中被活活烧死,连遇火后的肌肉痉挛都未曾出现?

   第二,行凶者如此大费周折,甚至不惜火烧兵部,就为了做出这么个一眼假的“失火现场”?究竟是同这几人有仇,还是另有目的?

   再者说,既然已经如此费心费力,为何不将一切做得再天衣无缝些?

   兵部尚书方复礼姗姗来迟。

   自昨夜起便未得一刻安生,此刻面上带着疲态,身形佝偻。

   “玉大人,劳烦您了。”

   “方大人,我有一事不明,有关舆图。”

   提到这两个字,方复礼面露为难,但还是挑拣着不甚重要的内容,为她解惑。

   “舆图三年一更新,都存放在旁边的案牍库内。而昨夜被烧的,便是今年最新汇总而来的新舆图。”

   说到这里,他轻轻松了口气。幸而昨夜被烧的只是京周舆图,他才有机会可以戴罪立功。否则此刻,莫说是这身官服,恐怕项上人头都难保。

   “因着是新汇总而来的,还未进行整理,这时候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各地舆图上的文字都是加密文字,卷轴上标上的也只是数字,所有的密文,只有职方司的人知晓如何解密。原本是要等汇总整理过后,再按照各州府分门别类存放的。但因着陛下之命,同户部新政一起根据农田人口,重新为各州府定议赋税,因而还未开始整理。”

   之所以知晓昨夜是在讨论京城之事,也是他昨日里听职方司的人偶尔提起。

   昨夜扑灭火后,他立刻清点了所有卷宗舆图,的确只少了一份,应当便是火灾现场那份京城舆图。

   “就连您都不知晓那些数字与密文所代表的含义吗?”

   “这......这些都是职方司的人自行商定的,毕竟舆图事关重大。为了避免泄密,职方司也并非每人都知晓此事。”

   玉浅肆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就是说,职方司的那几人,每人知晓一部分密语,只有凑在一起,才能将准确的舆图拿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