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25章 各种流言

  之前他总是密切关注各地的情势,北方的匈奴声势浩大,则铲除匈奴;南方百越边境 * 动不安,则派兵南征百越。尽管如此,各地仍然散布着诅咒大秦必亡和皇帝必死的各种流言,当时,他最大的忧虑一直是这些 ** 势力日后可能会兴风作浪,现在想来:

   他是多么错了。

   一开始就错了,并且错得离谱。

   造成当今困局的大致根源是六国遗孽吗?

   会不会是他的决策出了偏误所引致的问题?

   他一生经历无数次生死险途都未退缩,如今却对自己错误引发的大难感到切肤之痛。沉默良久后,嬴政终于抬起了头,脸色阴暗至极。

   跟随着秦始皇多年的嬴腾,这是他首度见到皇帝脸上这样的阴郁表情。

   片刻后,

   嬴政开口道:

   “嬴斯年没有说错。”

   “大秦多年的新政必须做出修正。”

   “老秦人为国家鞠躬尽瘁,朕怎可反复失信于他们?”

   “嬴腾,马上去通知内史马兴,下令停止迁徙民众前往北方边界的行为。”

   “今后征收劳役应该以中原地区和原楚地的人口为主,尤其是建造骊山陵的事情上,告诉章邯将军,若那些六国之人再在骊山闹乱,就地处决!”

   “他们既然不认我为君主,何故对其心慈手软?”

   “有谁作乱,杀谁。”

   “十个作乱,杀十个。”

   “一百个作乱,杀一百个。”

   “若是几千万人生乱,就杀掉几千万!”

   听见嬴政这样决绝的话语,嬴腾心中一凛,急忙低下头回应说:“臣遵命,臣这就去传达指令。”

   嬴政未作答话,阖目无言。

   殿中。

   嬴政思绪万千。

   一件事情他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这样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何从未有人进言警示?

   他自己相信朝廷的谏言之门并未紧闭。起码不阻止臣僚们直言献策;可是满朝臣工中竟没人进言,难道真就没人觉察到这种危殆了吗### 137

   或许李斯并非城府极深,而是惧怕这个多变的君王,因而只得步步谨慎?毕竟,李斯以往并没有盲目迎合过他的失误,也未曾对某些特别的事件表示赞同。

   例如,当初李信计划以二十万兵力灭楚、软禁太后以及默许赵高在灭赵后报复他在邯郸时受冤屈的家人这些事情,李斯从未随声附和,这就足以说明他并非真正的志同道合。

   但李斯也没有公开反对。

   始终保持沉默。

   而这种沉默,其实质则是明哲保身,是出于自私之心。

   嬴政的目光瞬间变得冷峻起来。

   他对李斯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憎恶。

   此刻,他已经彻底领悟了李斯为什么选择保持沉默。

   一切源于权势!

   李斯作为帝国的丞相,位高权重,而那些国家的重大事务是他亲自下令的,李斯怎敢公然反对?年轻时,李斯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上蔡小吏,自比为粪坑中的厕鼠,现在他已经是 ** 显贵,怎么敢在政见上与其对立?

   如果因意见不合遭到贬斥或调查,以他过去在朝中的行为举止,必将遭受同僚的集体攻讦,甚至被直接讨伐。这些年李斯取得的功勋能够抵挡这样的攻击吗?

   估计远远不够!

   李斯害怕了!

   他害怕失去权力。

   更何况有商鞅的先例在。

   所以,李斯选择了保全自己,选择了小心谨慎地做事,选择了观察风向,并且谋定后动,完全丧失了身为丞相应有的担当。

   嬴政冷声说道:

   “李斯,你就这样看待朕?”

   “你的失误可是千秋大过!”

   “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李斯……”

   “到头来,你还真是与朕的意见不合了。”

   嬴政抬头,冷眼注视着殿外已经开始下雪的天空。

   他整理思绪,思路极为清晰。

   想起了很多事。

   如驰道、直道、灵渠都是由郑国规划建造的,而征发劳役的命令都是原内史腾执行的。而现在秦地的老百姓生活如此困苦,难道杨端和、羌瘣等人真的一无所知?但他们依旧极力催促发动对南越的战争。

   嬴政感到一阵阵的寒意。

   被他赋予厚望并且赋予要职的重臣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秦的未来和安全,他们在追逐私利的同时,只想着自己的地位晋升,并未考虑过大秦的实际危机或者秦人的疾苦。

   更糟糕的是,

   他们无视大秦的根本。

   他们要的仅仅是权位!

   而且,

   他们确实实现了目标。

   郑国规划的数百道路,大多数已完成,在短短的六七年内建成这么多庞大的工程项目。凭借着这份功绩,郑国由田令晋升到了内史治粟之职之一。

   腾也是如此,

   凭借老秦人的勤勉自律,腾使得朝廷的政令有序施行,在担任之初兰池事件后,他的管理下没有再次发生重大冲突,“内史腾”逐渐变成了“少府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