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在我爷爷的年代里赚亿点钱

第7章 插秧机器

  梁大全拿出了250块钱交给太爷,承诺剩下的750块钱等他大儿子寄钱了会立即送过来,希望梁卫国一家能替他保守这个秘密。

   小梁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不置可否。

   梁大全心中愤怒,又怕惹恼了她,也不敢再提要求。

   事情就这么了结了,梁大全灰溜溜地跟着村长和村书记回家,给他大儿子打电话要钱。

   屋子里只剩下太爷一家人。

   太爷捧着证明一遍遍的抚摸,老泪纵横。

   一家人站在旁边,看着太爷的动作沉默不语。

   之前家里这儿一点那儿一点被梁大全占的地都要了回来,还用自家的3亩下等田换到了梁大全家的3亩上等田。

   一直以来受的委屈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不用无端受梁大全诬陷,能挺起腰杆生活。

   良久,太奶开口道:“再摸要摸烂了,快点收起来吧,裕玲说从国外带回来了什么插秧机器,你带方朝和裕繁去看看。”

   “欸好,我收起来……裕玲带回了什么?插秧机器?”

   太爷内心疑惑,却没有拆穿她。

   小梁扶着太爷,笑道:“对呀,在我屋里呢,我带大家去看看,机器装好了放田里拉着走,一下就能完成插秧作业,可神奇了呢。”

   大家跟着小梁一同去了房间。

   地上摆着一个长1.2m,宽高0.6m的木架箱子,箱子外面没有任何的标识。

   小梁让大家把箱子抬到天井中间。

   梁裕繁找来撬棍撬开木箱,和梁方朝一起把零件都搬了出来,木箱下面有一本安装说明,两人手忙脚乱的按照图纸将人力插秧机安装好。

   “我们去田里试一下吧!”

   之前小梁陪她爸看财经频道,看到这个人力插秧机时,就觉得特别激动,这省了农民们多少事啊,再也不用泡在田里一整天,因为插秧而伤了腰。

   她记得3、4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带她回农村种田,她1个人坐在树底下,看着爷爷奶奶带着草帽在田里,一劳作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家腰都直不起来。

   现在有了人力插秧机,爷爷奶奶就不用再这么辛苦了。

   大家推着机器去了田里,按照说明把秧苗放在秧苗盒内。

   梁裕繁拉着插秧机的横杠问小梁:“我现在拉着走就可以了是吗?”

   小梁点头,“是的。”

   “重不重啊,你拉的动吗,爸来吧?”梁方朝问。

   “不用,爸,我先试试看。”

   梁裕繁迫不及待的拉着插秧机往前走,刚刚走了几米,众人都发出了惊呼声。

   他一回头,插秧机整整齐齐的插好了8列秧苗。

   “裕繁你别停下啊,傻愣着干什么,继续走呀。”太爷开口催促道。

   梁裕繁得了令,快步走到了田的尽头那端。

   大家见证着人力插秧机的神奇,目不转睛地盯着梁裕繁在田里来回走,不一会儿田里都是密密麻麻又整整齐齐的禾苗。

   本该2-3个人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梁裕繁几分钟就完成了,现在只剩下1亩田没插秧。

   梁方朝摩拳擦掌道:“裕繁,你回来,爸来试试。”

   小梁本来是打算教会了她爸,给大家看过了机器后,就让他们先回家的,她还有事要和大家说。谁知道一个个的都盯着人力插秧机看插秧了,没人愿意离开。

   她只能和儿子陪着一起等。

   待田里的秧苗都插完后,她才道:“我们家这2亩田的秧苗现在全部插完了。梁大全家换过来的那3亩上等田,其中2亩田里的禾苗被牛给糟蹋完了,我们得把毁掉的禾苗都清出来,再看看谁那儿还有秧苗的,买来后趁早插秧。还得再买100只麻鸭崽回来。”

   太爷问道:“买鸭崽做什么?”

   “养殖稻田鸭。”

   农村有人养过稻田鱼,但是没人养殖稻田鸭。

   听过古法养殖稻田鸭,能有效避免田里长杂草而影响收成。大家也有试过养殖稻田鸭,只是禾苗还没长大,就让放进去的鸭子给踩踏坏,或者是当杂草给啃了。

   粮食的收成很重要,当下的环境饭都吃不上,没人有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折腾怎么养殖稻田鸭。

   小梁看大家都一副不太乐意的样子,知道大家为难。

   “我知道大家的顾虑,但是我在国外看大家都是那么做的,我有经验,大家相信我。”

   “这插秧机是裕玲国外拿回来的,估计外面的人真的找到了方法试验过呢,要不我们让裕玲试试吧?”

   太爷心里也没底,可他曾孙女来自40年后,在未来,养殖稻田鸭可能真的试验成功了呢?

   “你把养殖稻田鸭的方法说一下,我们看看能不能行。”

   到底是她爸,脑子还是灵活的。

   小梁将她所知道的细节都娓娓道来。

   “鸭子踩踏禾苗、养殖失败,是因为鸭子的个头、禾苗的高度、放鸭子进田的时间不对。”

   “等5亩地的秧苗全都插完,过半个月,禾苗长高10-15厘米了,田里放进去5只幼麻鸭崽试试,没有什么问题隔3-4天再逐渐加几只,不能同时放太多鸭子,放太多也会影响粮食收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