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344章 乡约民规

  “什么,二哥在卫州城被埋伏袭击,”

   胡湘正在和卢敏吃早饭。

   一名胡家护卫进来紧急通报道。

   “不过二少爷突围出去了,但至今下落不明,”

   胡湘来到胡府,李岩,李森,老胡管家,胡狼,胡都头也都在。

   “得派人去接应二哥,”胡湘说道。

   “是的,但二公子突围出去后,肯定不会走官道,这到哪里去接应,”李岩道。

   胡湘也知道,去接应遇到的概率是很低的,概率低也得去了,要是二哥还在危险中呢。

   开了一个时辰会议,决定由胡都头和胡狼带上二百人,十人一个小组往南搜索前进。

   胡父让胡湘那都不能去了,留在武安城守卫。

   胡都头和胡狼带人走后,胡湘来到城墙边,如今剩下四里的城墙没有加高了,李员外和赵员外分别指挥着民夫从从两个方向加高城墙。

   “赵伯父,多长时间能完工,”胡湘问道。

   “如今有了骆驼,一天能完成十米左右,还需要三个月,不过冬天就不能干了,”赵伯父说道。

   “冬天能用土胚加高吗?”胡湘问道。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已经发动乡下的百姓制作土胚了,每家都分配了数量,冬天土上冻了,就用土胚加高,”赵伯父说道。

   胡湘查看完城墙,来到烧砖窑场。

   在武安城内也建设了三个砖窑,烧一窑砖需要一天时间,这样轮流把砖入窑,烧制,出窑,每天能出三千块砖,砖胚都是由乡下农民制作好,阴干后,在拉到城内的。

   这样砖窑不大,以后得建设个大的,不过不能在武安城内建砖窑了,太占用城内土地了,其实不在武安城外建设烧砖窑,也是怕敌人过来,把砖窑破坏。

   砖窑旁边是烧陶瓷的,陶泥都是磁州拉来的。

   这些目前都是胡家的产业,胡湘曾向胡父建议过,这些可以拍卖出去,能获得一些收入,但武安城有财力买的,也就卢家,李家,赵家这三个胡家的亲家。

   胡家就保留炼钢铁,和机械坊,和酿酒作坊,纺织坊,化合坊,还有盐的销售。

   城内查看了会,胡湘带着护卫来到城外的李家庄,也就是李杏儿村庄,这个村目前有五十户,二百余人。

   还未到村庄,胡湘就听见一个村妇在大街上叫骂。

   “哪个嘴馋的挨千刀的贼,偷吃了,俺家养了一年的鸡啊,你就不怕吃鸡噎死,偷吃俺家鸡,你个狗日的,一辈子讨不到老婆,讨个老婆也是个丑八怪…生个孩子也没有屁眼。好端端,俺昨天还看到了,早上俺就找不到俺们家鸡了,养了一年的鸡啊,让俺养的膘肥体壮的,偷鸡的贼啊,咋不活活噎死啊……”

   胡湘听到这骂街声,如同回到儿时的农村。

   随着人工孵化小鸡的成功,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普遍养了鸡,都是在野外田野里面找食吃,好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农药一说,也不怕鸡中毒

   不过这也导致经常有鸡回到别的邻居家,或者别的村,断不了有人偷偷的把鸡隐藏杀吃了。

   胡湘也不好处理这事,这样的事,只有靠乡约道德来规范。

   “你这泼妇,叫骂什么,快给我滚回家去,”胡湘的一名护卫对那个妇人喊到。

   “不得无礼,谁家丢了鸡,没有火气,”胡湘对护卫说道。

   胡湘走到那个那个妇人前说道:“这位大婶,丢失了几只鸡,”

   “回少爷,丢失了一只,养了一年鸡,俺从不舍得吃鸡肉,被贼人偷走了,”妇人看到胡湘穿的锦衣,又带着护卫,应该是胡家少爷,于是说道。

   “阿贵,给她一百文,”胡湘对阿贵说道。

   阿贵把钱给那名妇人后,胡湘说道:“别心疼了,回家去吧,我看你嗓子都喊哑了,”

   那个妇人收到钱后,要对胡湘跪拜谢,胡湘给托起,不让跪。

   阿贵看那个妇人走了,对胡湘说道,“少爷,这事在乡村太普遍了,天天有骂街的,不就一只鸡吗!没有必要给钱,”

   “阿贵,你没有听见那个妇人说吗,她从不舍得杀鸡吃,”胡湘说道。

   “少爷,我明白了,以前我一年也吃了几次肉,”阿贵说道。

   从李家庄回来,胡湘来到衙门,给李岩说了乡村的见闻。

   “是不是制定些乡规民约,让各个村民都学习下,也好改变乡村的风气,就是改变不了,也能让百姓的行为有个道德导向,”胡湘说道。

   “公子说的好,早该制定些乡约民俗,教化村民了,以前一直腾不出手来,现在我得制定了,”李岩说道。

   “你也召集元好问等文人一起制定,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胡湘说道。

   胡湘也给提了些具体的口号,例如“尊老爱幼”、“贫穷患难亲友相救”、“勿以恶凌善,勿以富吞穷”、“行者让路,耕者让畔,”

   其实历史上的乡规民约,多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的,但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传统的社会美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