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
胡湘在青岛待有一个月了,和南宋的蒸汽机换粮食计划,已经开始运行了。
五台三百马力型号蒸汽机,换回了一千万斤大米。
李全在蒸汽机断供的威胁下,又降低了二十万两银子,四十艘未完工的轮船以四十万两银子卖给了张濡。
明州的肖华传来消息,和赣南的明教光明使陈三枪,取得了联系。
消息还说,那是一伙贼人,如今困在深山老林,如同野人。
赣南,胡湘反复喃喃。
那个地方在后世民国时期,就是官府也难以管辖到的地方,古代的皇权不下县,就更不容易统治了。
“王道和,我想派你去,你愿意去吗?那里全是深山密林,条件很艰苦,”
胡湘对王道和道。
现在王道和不在楚州了,目前楚州不是重要的情报点了,王道和也不用待在那了。
“胡公子,让我去哪,我就去哪,”王道和道。
“那伙人,我们要利用一下,不过我们得改造一下,你去我比较放心,不能让他们成为土匪,贼人,流寇,杀人魔王,”
“是不是,要他们杀富济贫,”
“富人也不能杀,除非罪大恶极的,也不能抢夺他们的财富,”
胡湘不想,那些农民起义军,杀富人,剥夺他们的财富,因为富人也是胡湘要争取的对象。
“那他们怎么生存下去,吃什么,”
“我们提供些金银,”
“我们提供,那我们图什么?”王道和不解道。
“只要宋国内部农民暴动不断,就能牵制些宋军,”
胡湘又向王道和说,明教除了等贵贱,均贫富,还得有个口号,要让每个教众都会朗诵。
明教的口号,胡湘要采用金庸大侠写的,明教教众临死前念的口号。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王道和听到胡湘给明教写的口号。
直说这是天人,圣人才能想到,这种既悲壮,又正气凛然的口号。
胡湘心想,自己那能想到,论才华,金庸绝非浪得虚名!不比古代文人大家差。
赣南,松锌山。
陈三枪,张又邪喝着咸野菜汤。
终于有盐了,虽然不多。
半个月前,有人联系到他们,说要和他们联合,反抗官府。
陈三枪,张又邪根本不敢相信,害怕是官府派来的奸细。
但那人给了他们百两银子,还说会给他们提供火枪,
这让陈三枪,张又邪心动不已,有了火枪就不怕官兵了。
“三枪,他们是什么人,能搞到火枪,会不会是官府的圈套,”
“圈套,也得试试,我们现在都走投无路了,”
山东,崂山,峡谷。
李全夫妇查看着城堡修建。
现在李全有银子了,开始在崂山峡谷中修建坚固的石头城堡。
还要挖很多山洞,用于藏兵藏粮。
李福安排的人,已经在海上寻到很多岛屿,有些岛有稳定的当地土人统治,还有一处大岛,上面是一些未开化的野蛮人,而且在海岸边寻到一处优良港湾,虽然没有胶州湾大,但也不小了,已经派了五百名士兵去开拓耕地,修建港口了。
李全安排李福去开拓海岛,要把海岛作为他们的退路。
这天李全约胡湘,到望海楼吃饭。
胡湘知道,李全约自己,一般都是崔火枪啥时候到。
但还是得去,要是不去,李全就又有想法了!
胡湘还让人提前送熊掌到望海楼,熊掌有辽东送来的,也有高丽送来的。
“齐鲁公,现在山东没有战事了,该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了,”
“水利是要修的,连发火枪,你们得尽快给我们,”
这段时间,李森,程和在山东各地忙着建立官府系统,以前李全任命的官吏,也利用了不少。
利用这缓冲的两个月,就是要把山东掌握住,到时候,李全的军队全配上M24步枪,也翻不起大浪。
“给,齐鲁公放心,我们会守承诺的,今天又到三千杆,下午就给你们送过去,”
“以后,我胶湾产的盐,还是在山东售卖,你们不得设卡,”
“嗯,交一成税就可以,”
胡湘去查看过胶州湾盐田,一眼望不到头,有数万亩盐田,这的海水含盐量高,产盐量很大,估计年产千万斤。
“胡公子,我们的盐根本不愁卖,扶桑国的商贩说了,我们有多少盐,他们都能买了,只要价格合适,宋国也会要,”
(扶桑国,虽然四面环海,但盐并不便宜,因为扶桑国纬度高,海边摊淤少,而且那里冬暖夏凉,不适合晒盐,要是煮海水为盐,成本高,在入侵我国期间,掠夺了一千万吨盐,掠夺的大米小麦加起来才七八百万吨。)
“齐鲁公,那扶桑国现在有了宋国的火枪,肯定会外出掠夺财富,你们在海上占据的那些岛屿,离他们不远,要防止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