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一纸千金

第二十四章 注定命运

一纸千金 董无渊 2134 2024-06-05 14:00

  张文博开了个好头,囊中有闲钱的围观书生几乎都买了袋子,囊中羞涩的书生一脸羡艳地看着同窗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起哄声。

   一个身材瘦小的小童,腊月的天穿件旧得起毛的棉布衣裳,巴在棚子木柱上,目光渴望地望向棚子里的热闹。

   显金的目光与小童撞在一起。

   显金怔愣片刻后,小童飞快跑掉。

   “贺账房,我要两个袋子!”

   “来了来了!”

   有书生赶时间,隔着木架催促显金,显金应了一声,收回视线,赶在青城山院晨钟敲响之前结束这个忙碌的清晨。

   “二百三十个、二百三十一个、二百三十二个…”

   周二狗埋头蹲在地上,照笨办法数木柜里剩余的牛皮纸袋,头一低,背一躬,雄壮又宽阔的后背像座山似的。

   “还剩二百三十二个,咱们一早上卖出了二百六十八个…”周二狗眉飞色舞,“天啦!那些纸放在库房里快两年了!咱们不过是加了个袋子,写了几块板子,竟然把纸给卖出去了!哈哈哈哈!”

   真是个容易快乐又精力旺盛的单纯肌肉男。

   显金葛优瘫在凳子上,状态挺好的,除了喉咙有点沙,扁桃体有点痛,嘴巴有点干。

   显金抱着老茶杯狠狠灌了两口热水才舒服点,“…等会咱们吃了早饭,再回去装五十个袋子。”

   热水划过喉咙,显金舒服地发出一声喟叹。

   干销售真的累。

   脑子和嘴就没休息过,双腿杵在原地就没坐下过,笑得脸都快僵了。

   显金捏捏嘴角,松快下颌,嘟囔着确认,“董哥,青城山院约有三百童生和五十五名秀才,对吧?真有那么多吗?”

   她记得,朱元璋时期,给一个县的秀才指标每年是二十个...

   董管事也在仰头猛灌水,四十岁的人了,他发誓他这辈子没说过这么多话。

   也没听过那么多方言!

   官话里夹杂着形态各异的方言。

   凤阳府!

   滁州府!

   庐州府!

   甚至还有江西的!

   还有个学生说的话,像鸟叫似的。

   叽叽叽渣渣渣。

   他一问,得嘞,温州府的。

   他一早上,除了“您慢点说”就是“劳您再说一遍”,便也没别的了!

   董管事咽下水,“青城山院算是咱们南直隶人数较多的书院,咱们府学风昌盛,乔山长探花郎名声在外,故而不仅咱们本府及邻近府的学生喜欢来此求学,甚至其他布政司的学生也会送到青城山院来——等考试的时候再接回去参考,中考率可大大提升。”

   这是在黄冈求了学,回西藏去高考啊。

   显金无语,读书移民真是哪朝哪代都存在。

   董管事道,“故而四百余人这个数目,应是准确的。”

   显金把水放下,想了想,沉吟道,“那中午回去,再多装五十袋来!咱们今天争取保五争六。”

   董管事咂舌,这…这胆子也太大了!

   一个山院,顶天也就四百个人!

   把夫子、教授都加上,也不过四百五十余人。

   这算是每个人都要买一袋?

   怎么可能!

   山院里一百人里至少有三、四人是在各地特招的学业非常优异、潜力非常巨大的贫家子。

   这部分人,是不可能花钱来买贵纸的。

   董管事抹了把额间的汗,“会不会太多了?若是天上下雪了,咱们卖不完,纸惹了雪气就潮了,对纸不好。”

   显金笃定点头,“就这么多,您信我,能卖完。”

   显金这次营销的目标不是n*1,而是1*n。

   销售,有的做的是大路生意,做人流量的,流量大生意就好;有的却做的是回头生意,一份东西不一定卖每个人,而买过的人必定还会再买。

   这里面的逻辑涉及顾客黏性。

   而制造顾客黏性的,一是精准切入需求,二是提升产品与顾客的互动。

   小姑娘神色淡定,语气却异常坚定。

   董管事不由想起前日那场“接风宴”,这个小姑娘提出卖存货、回现银,李三顺坚决不同意,指着陈三爷的鼻子骂,“...咱做的纸是真的值钱啊!伙计寒冬腊月刮树皮!甘坑、蜜坑二水泡皮!晒、锥、碾、压、捞,伙计们用皮肉在做纸啊!咱们的纸不能贱卖啊!贱卖一次,就再也贵不起来了!”

   这李老头真的太倔了。

   前一瞬,还在跟陈三爷哥两好,你一杯我一壶。

   后一瞬,就指着鼻子骂他败家、不惜才也不惜材。

   老头儿以为显金口中的“卖存货、回现银”是要贱卖存纸。

   谁知,就这个纤弱苍白的姑娘,当场把呛了一整杯桃花醉,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把杯子往地上一砸,指着满地瓷片发毒誓,“我这辈子,若是糟践好东西来换钱,我贺显金如此碎片!死无全尸!”

   老头儿噤声了。

   不止噤声了。

   连茶都不敢喝了。

   他们当时都以为这姑娘在说大话。

   清存货,快速清存货怎么可能原价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