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第292章 抵近平津,封锁出关路线

  关外还是寒风呼啸,因为燕山的存在,遮挡了不少寒流。

   从热河到冀北,温度上升了一个级别。

   到了中午时分,穿着棉袄已经开始暖洋洋的了。

   王涛接到了最新的作战任务,在冀北、冀东地带,最重要的莫过于平津两座城市。

   以及北部的唐、秦两座地方城市,一个沿海,有港口海运的方便。一个煤炭、铁矿资源丰富,能够产出钢铁。

   鬼子留守了联队级兵力,驻守在城市的要害位置,严格把控物资。

   但也仅限于此了,无力对城外、乡镇、农村进行扫荡作战。

   44年还算艰苦,到了45年,已经没有多余的物资供应了。后勤网络到处漏风,就连北平城内的鬼子,也难免饿肚子。

   不仅仅体现在粮食供应上,从小鬼子的衣食住行上都有变化。

   牛肉罐头变成牛杂罐头,到现在基本变成了牛血罐头,难吃的很。扔了喂狗,狗可能都要考虑考虑。

   实在没得选择的才会低下头舔两口。

   简单的水壶,之前是铝制水壶,缴获之后八路战士清洗了就能接着用。

   坚固又耐用,上山下坡随便跑。

   可最近从小鬼子身上缴获的水壶,竟然是瓷质的,别说上山下坡了,一不小心磕碰了,都可能撞破了。

   第五纵队之所以发展的快,其一是绥热察军区出身,装备好,火力强。

   再一点也真的是因为小鬼子不行了。

   华北地区的治安部队堪称拉胯,年龄大多集中在14-16未成年的小矮子,或者45-50岁退役的兵。

   重新征召上来,堵在炮楼里,混吃等死。

   这样的兵根本无力阻拦主力部队,连吃饭都是问题,愿意拿出重机枪换猪肉饺子。

   汉奸、伪军之流,恨不得跟小鬼子立马划清关系。

   以前是太君太君的叫,现在直接称呼小鬼子。

   不少鬼子吃不起饭了,专门找维持会,去人家家里蹭吃蹭喝。

   一开始还给鬼子供应,到后来实在供应不起了,也只能拿棍棒招呼。

   不可一世的畜生们,为了一口饭,再也不提天皇万岁了。

   王涛提前安排了精通日语的人进入北平、天津,小鬼子快不行了,看能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手段,用粮食换出他们抓捕的爱国人士,以及爱国的商贾。

   穆晚秋在积极运作,这人表面上是穆连成的侄女,负责接管一些家族的买卖跟生意。

   暗中已经加入了绥热察军区,帮忙运作药品、禁运物资等等。

   借着穆连成这层关系,很容易出入鬼子封锁的哨卡。

   沿途的布防情况,兵力、武器、人员等等,早已经记得滚瓜烂熟,这都不该算情报了。

   明眼人一目了然的事情。

   第五纵队正在积极动作,准备将鬼子沿途的哨卡全部解决。

   安排机动的突进兵力,投入骑兵团、侦察连、游击队等兵力,先把鬼子的马腿子给拔了。

   兵力调动的非常隐秘,又有潜伏人员配合做情报。

   在入夜时分行动,逼近各个哨卡据点。

   晚上11点左右,爆发了短促的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手持冲锋枪、轻机枪的八路战士,轻易的推翻了鬼子的哨卡人员。

   好几个鬼子一听是八路军,竟然学会了伪军似的,举手投降。

   只因为听说八路军优待俘虏,还给吃饱饭。

   这年头没啥追求,能吃饱饭就不错。

   短短一夜之间,城外的多个哨卡被清扫,鬼子安排的士兵、伪军全被收拾干净。

   等到了早上一看,全都是八路的队伍了。

   啥意思?

   出城过路,要先看看八爷的意思?

   鬼子军队调动,出动了装甲车、摩托车,迅速夺回了据点。

   等到了晚上,八路再次涌入过来,进行第二轮的占领。

   白天鬼子说了算,到了晚上八路说了算。

   反复争夺哨卡,让日寇的损失不小。

   投降、俘虏的士兵超过300人,伪军都快跑光了。

   正好趁着机会,转到八路那边去,争取宽大处理。

   在年后的第一次战斗,竟然出现了这般搞笑的场面,实在是让人想象不到。

   伪军不肯出力,还向皇军要粮食吃。

   冬末春初的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的粮食征不上来,日伪军都不敢出城扫荡征粮,敢出门就要被游击队打。

   打又打不过,只能往高层申报,索要粮食。

   把问题扯大,涉及到治安作战,涉及到共荣。

   城内,穆连成躲在房间内。

   对新得到的消息不自信。

   “真他娘的怪了,小鬼子要往华北运650万袋面粉,价值2亿日元的面粉,要从港口进来。老子发财的机会来了。”

   本以为小鬼子要日暮西山了,没多少油水可榨了。

   不曾想来了大单子,足足650万袋面粉,这可是硬通货。

   人总不能不吃不喝,不拉不睡吧。

   只要有人张口,就得吃饭喝水。

   白面的价格都快赶上白银了,有钱不一定买到面粉,市面上供应的都是三合面,杂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