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第222章 突袭华北派遣军的飞机

  1944年1月中旬,第一批送往苏联学习的士兵返回,这里边既有培养出来的装甲车连长、排长。

   亦有专门用于飞行作战训练的50名学员。

   可以说他们是飞行兵的种子,飞行大队长林一虎,神采奕奕的带队返回武城。

   得到了丁伟的重点接待,尘封着的战斗机,也将投入战争使用。

   再从部队挑选人员,从总部挑选人员,送往苏联学习。

   武城的飞机场投入使用,开始战前的熟悉过程。

   丁伟不懂空军,以仅有的10架战斗机,能否达成有效的作战目标?

   从武城到黄河地区,直线距离800多公里,战斗机的续航不够啊。

   手上小毛驴的最大航程也才810公里。

   即便能够掩护作战,也没油了啊。

   战斗机的航程必然是短途,想要实现目标,还得靠轰炸机。

   林一虎、周卫国、王承柱、段鹏一同出现在丁伟的作战指挥部内,针对这件事情做三个不同层面的分析。

   一致结论,靠手上的这批战斗机,能完成任务,但飞机也要损坏。

   林一虎不缺乏驾驶飞机自杀式进攻的勇气。把战斗机开到目标地点,没有炸弹,靠机头也能撞上去。

   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飞行员,怎么能随便的扔出去自杀式进攻。

   这一条方法直接pass。

   那就只能再朝老毛大哥要几架轰炸机了,舔着脸跟阿诺夫要呗,大不了再承诺一些事情,亦或者再贷一笔款。

   几个亿的负债挂在那,丁伟丝毫不觉得慌忙。

   黄河铁桥是必须要炸,除了破坏日军向豫中行动外,丁伟还有不得不炸的缘由。

   问题在于时效性,阿诺夫那边什么时候能弄来飞机,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丁伟等不了一点,此时此刻,迫切的需要轰炸桥梁。

   最可行的办法是北平,第三飞行集团司令部在北平,辖三个飞行团,有400余架飞机,分别支持华南、华北、南部作战。

   此刻驻扎在北平的尚有独立飞行82/84中队等,停留的飞机50余架。

   包含重型轰炸机、轻型轰炸机、战斗机。

   近在咫尺都有现成的东西,需要周卫国亲自操刀,带着特战营、日籍俘虏营,渗透到鬼子机场。

   毁掉它的基础设施,夺回一批飞机到武城。

   丁伟的态度很坚决,要用鬼子的飞机,炸鬼子的人。

   取之于敌,用之于敌。

   华北地区的日寇兵力薄弱,又将重心调整至豫北黄河一线,第三战车师团需要飞机配合作战。

   因此部分飞机抽调至豫北,计划在四五月份发起进攻。

   1944年1月1日,拿到了大批有关于第三飞行集团的情报,采用特种作战的方式,完成此次渗透。

   周卫国、段鹏、林一虎全部参与,还未前往关东军的竹下俊,也亲自带着日籍战俘营参战。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内基本都是老鬼子,战斗力不错,换上日军的军装后,都不用鱼目混珠,就是正儿八经的鬼子。

   驻扎在冀北的第五纵队,配合此次作战。

   于冀中地区的独立1团、2团,参与策应工作。

   在这边只有一个独立第八旅团,能够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此次作战计划不是攻城,而是针对日军的飞机,针对鬼子的有生兵力,以及该地区的嚣张伪军。

   冀中活跃的独立团率先行动,受绥热察军区的命令,夺取平汉铁路线上的几个小型据点,刺激北平守军支援。

   同时让竹下俊带领日军俘虏营,介入混乱的战场,为特战营、飞行大队制造靠近机场的机会。

   毁掉飞机很简单,靠近机场,开走飞机,需要一点点技巧。

   一开始日军并无特别对待,认为只是小股的八路向据点偷袭。

   这种事情在华北地区已经见怪不怪了,压下了葫芦放起了瓢,根本压不过来。

   兵力少,驻防地多,靠着伪军勉强维持治安。

   冈村大将本人是非常抗拒一号作战的,以华北当前局势,尚能维持平衡。

   一旦兵力调动向豫中,势必让华北的八路猖獗。

   这是一伙灭不干净的火焰,稍不留神就要燎原。

   北平周边,游击部队的实力与日俱增,门头沟、大红门、西直门西部地区,一直有游击队活跃。

   鬼子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主力驻防在城内,基本不出城活动。

   这边活跃的绥热察军区的几股兵力,装备强,作战猛,还特别阴。

   部队内的神枪手,把狙击风格发扬光大。

   时不时的组织一批狙杀活动。

   尤其是这个冬季,大规模活动减少,八路的神枪手披着白布,隐蔽在旷野当中。

   对据点、炮楼的伪军出击,打的伪军连头都不敢露。

   损失几个人也就算了,现在开始光明正大的袭击炮楼了?

   沿途的伪军迅速集结,向事发地点逼近。

   负责伏击的部队果断开火,将战斗的烈度上升。

   独立混成第八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被惊动,从被窝里爬起来后,让自己的夫人小原继续休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