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第233章 渗透、空袭、坑道压进,丁伟的手段太多了

  有一个投降的,就有一大群士兵投降。

   鬼子在阳曲吃了败仗,几乎全军覆没,2个步兵大队残余的兵力,慌不择路的向后跑。

   放弃了守备,脱离战场。

   在逃跑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溃兵汇聚上来,跟着大队长一起往太原方向逃窜。

   殊不知这些溃败汇聚的士兵中,混了一大批‘自己人’。

   日籍战俘营的兵,跟着太原的溃败兵一起,混进了严备的工事内部。

   你不说,我不说,头上绑着沙袋,把脸一遮,根本没人看的出来。

   伤兵涌入军营,着急忙慌的叫医生医治。

   吉本贞一脸色沉闷,阳曲有两个步兵大队,加上几百宪兵,连一个晚上都没守下来。

   老兵死的死伤的伤,新兵根本顶不住压力。

   溃败退下来的兵力有上千人,仅伤兵就有四五百人,剩下的这一群,是被吓破胆子的逃兵。

   逃兵就该被处置,被枪毙掉。

   城内的情况不容乐观,恐慌的情绪在蔓延。

   伪军、汉奸一流,都在想办法找出路。

   鬼子第一时间封锁了城门,只许进不许出,防止八路的潜伏人员传递情报,对内严查,封锁信号。

   随着溃兵一起渗透进来的士兵,并未在第一时间表露出来。

   装成伤兵,混在医院附近。

   特战队的人则主动的寻找城内接头人,商量着制造混乱的办法。

   同时侦查鬼子的布防情况,想办法将消息传递出去,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

   阳泉方向的攻势不减,李云龙的部队已经连续作战5天,接连拔除城外的据点跟碉堡,逼近城墙附近。

   完成了对鬼子第四混成旅团的包围,剩下的便是压进攻城,杀进去打巷战。

   作为指挥官,李云龙的神色萎靡。

   没日没夜的守在指挥部内,双眼全是血丝。

   “老李,让战士们休整半天吧,大家已经连续进攻了五天五夜,全都疲惫不堪了。”

   “休整?小鬼子也打了五天五夜,最后绷着一根弦,就看谁先松气。让小鬼子休整半天,可以准备更多的工事,射杀更多的同志。”

   “传令下去,咬咬牙,一口气拿下城郭。等打完了仗,我让他们好好睡半月。”

   李云龙一发狠,要求所有的预备人员全部投入战斗。

   冲锋号一响,所有能跑的,全部冲上去,跟鬼子做最后的决战。

   主力部队、县大队、区小队、游击队等等,哪怕民兵也加入进来。给敌人最后一记痛击。

   负责援助的兄弟部队,也全部投入战斗。

   战士们抓紧忙活的准备起来,搬运物资跟弹药,送到作战的第一线。

   受了轻伤的,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

   这是属于独立支队跟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仇恨,没有任何部队掺和进来。

   李云龙跟河村董之间,只有一个人能坚持到胜利。

   负责防守的河村董,此刻也是筋疲力尽。

   外围的阵地全部丢失,伤兵挤满了医院。

   没有任何有关援兵的消息,这才是让士气雪上加霜的地方。

   “老李,老李,刚刚得到丁伟的命令,让我们的进攻推迟1小时。”

   推迟一个小时,丁伟搞什么幺蛾子。

   李云龙捡起刚要扔下的烟头,狠嘬了一口。

   “他不清楚我们的情况,推迟1个小时?一个小时,够我把这场战斗结束了。就没有别的消息?”

   邢志国也是刚刚得知消息,丁伟让独立支队的进攻推迟一个小时,有惊喜。

   有什么惊喜?

   安排了援兵,还是安排了火炮?

   这几天李云龙打的艰苦,也没见到丁伟安排任何兵力过来。

   眼看着最后的总攻,临门一脚,还有什么惊喜。

   惊喜当然是出其不意,来自天上啊。

   从武城方向起飞,日式轰炸机、战斗机组成了两个飞行中队,60多架飞机出现在天际边缘。

   视力好的城内守军,纷纷欢呼起来。

   援兵来了,这是己方的飞机。

   鬼子一个个跳起来,对着上方大喊。压抑的士气,被突然到来的战机点燃。

   飞机在半空盘旋,看着下方欢呼的鬼子兵,不少人从工事内钻出来,欣赏帝国战机的峥嵘。

   还有人脱下了衣服,光着膀子欢呼。

   可战机只是盘旋,没有进攻的想法呢?

   越来越多的士兵看向上空,发现重型轰炸机的投弹口,瞄向了己方的阵地。

   航弹从天上坠落下来,落向呼喊的人群。

   还在欢呼的小鬼子,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就在剧烈的爆炸声中一命呜呼。

   高爆航弹的威力巨大,宛若一个火球,席卷工事周边。

   来不及躲避的鬼子被火焰烧灼,点燃了衣服,炸飞了手臂。

   断肢残垣狼狈一片,第一发航弹仿佛是指明了道路,其余战机纷纷俯冲式轰炸。

   “敌袭,这是敌人的战机,高射炮、高射机枪反击。”

   欢呼中的小鬼子,来不及找高射机枪在哪,也找不到高射机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