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末世入侵,我挑战整个宇宙

第117章 探索海王星

  伏羲1号已经星际航行了180天。

   在这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收集数据。

   这对首次开启星际航行的蓝星来说,将会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突然,不知道谁大喊一声:

   “大家看啊, 一个蓝色的冰球。”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向星舰战舰的大玻璃外看去。

   一个巨大的蓝色冰球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李靖目瞪口呆:

   “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林炎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海王星,短暂失神后,解释道:

   “这是因为它的大气层中含有微量的甲烷,甲烷对阳光中的红、橙色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使得大气层剩余的光呈现蓝色。”

   站在林炎旁边的张博若有所思地问道:“终于知道为何叫海王星了,真的像海一样。”

   这个时候,一个科学家补充道:“海王星命名是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这是因为它对肉眼呈现出的蓝色与海洋的颜色相似,据此为其命名。”

   “而在希腊神话中则是代表海神波塞冬,也与海有关”

   听到如此神秘的故事,大家也对海王星更加地感兴趣。

   在经过20来天的航行,伏羲一号成功与提前过来的伏羲8号会合。

   一下星际战舰,所有人就都被泼了一波冷水。

   外表浪漫的蓝色星球,进入里面后到处都是冰冷冷的,温度低到200多度。

   “穿着宇航服,还是感觉冷!”

   “一片萧条的世界,波塞冬来了也住不下去吧。”

   “刚才谁说要在这里常住的。”

   ……

   外表的美,让很多人忘记了这里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啊。

   没有光照,这里肯定是冰天雪地的。

   甲烷对阳光中的红、橙色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进一步降低了海王星表面的温度。

   林炎对此倒不觉得意外,因为之前他一直都在用超望镜观察海王星。

   也收到了基地返回蓝星的各种资料。

   在简单安顿后,林炎开启了探索科研模式。

   别人当这是一次科研旅行,但林炎却知道,这背后可能关乎未来。

   因为经过实证,在太阳系的外围,已经探查到其他文明的痕迹。

   可能几年之后,太阳系的坐标将会再次暴露在银河系。

   届时,多如牛毛的高级文明会齐聚。

   一想到这,林炎紧紧握了一下拳头:“宙斯、蝎子星、蛇神星和蜥变星人,未来一定要到他们的母星走一走。”

   接下来的几天。

   林炎将整个海王星走了一个遍。

   “奇怪。”林炎看着收集到的信息,喃喃自语起来:“海王星的星核能源是激活状态,按照科学估算,中心区域的温度可能高达7000度。”

   张博再仔细看了资料一遍,问道:“问不问算错了呢?”

   “这么高的温度,地表不可能这么寒冷啊。”

   林炎没有回答,而是走到了大玻璃前面,陷入沉思。

   张博而是识趣地退了出去。

   每次他需要静静思考的时候,就会独自看着外面发呆。

   “嘟嘟嘟嘟。”

   突然,中控台上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怎么回事?”林炎快步走到中控台前。

   负责中控台监控的工作人员,着急的说道:

   “负责东坑1号的探索3号发出了求助按钮。”

   还没等林炎开口,中控台急促的“嘟嘟嘟”警报声再次响起。

   此时,荧屏上的30多个小绿点相继变成了红点。

   这代表了这些探索的区域都发生了紧急情况,向总部求援。

   “快快,打开他们返回的视频信息。”

   “检测组,快速解析海王星地质及气象

   林炎立刻感觉到事情的不寻常。

   在海王星上的环境恶劣,对其几乎是没有任何的认知,探索舰出行遇到特殊状况很正常。

   不多时,检测组负责人,站了起来:“报告林将,根据地震测试仪和气象卫星监控,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

   “报告林将,探索舰8号返回了视频。”另一个工作人员站了起来汇报。

   林炎走了过去,他心中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很可能是遇上了敌袭了。

   排除了发生大范围暴风和地震。

   相隔很远的多个地方发生警报,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敌袭。

   “林将,视频解析出来了。”

   视频画面中,一艘巨大的黑色战舰缓缓浮现。

   其外形独特,线条凌厉,透露出一种冷峻而强大的气息。

   它们迅速发射出无数道光束,击中了探索舰,探索舰的护盾瞬间破裂。

   “能够如此靠近,却不被我们的探索舰发现,他们科技也不低,难道银河系其他文明进来了。”

   林炎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停止。”突然,紧盯着画面的林炎叫停了下来。“放大,将画面放大。”

   “奇怪,虽然设计的战舰战机跟我们不同,但是感觉理念和技术是相同的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