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我开的真是农场,不是大俄兵工厂

第169章 我不努力难道全家人一起亖?!

  智邦挂了电话后,他爹妈冲着镜头执拗地哭诉:

   “我们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养大这个孩子,临到老了他给我们来这么一出,造孽哦!”

   线上线下的抨击与咒骂就没断过,对此,老两口也有自己的解释:

   “他当年考上了清北的天才特招班,我们不放心他一个人过去,年纪实在是太小了,还是得父母跟随。”

   “我与智邦妈都是体制内双职工,上个世纪对口中专毕业后分配的正式工。”

   “在那个年代,我们这样的体制内双职工是不可能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就辞去工作跟随孩子去清北。”

   “我们两只铁饭碗,咋可能为了迁就他都辞职?”

   乍一看满是苦衷,情有可原,实则,这逻辑却似乎哪里不太对劲。

   忽然,司晏安走上前插嘴:“你们工作你们的呀,没必要跟随孩子去京都,清北又不是没宿舍,孩子可以住宿。”

   “那怎么可以!”智邦妈坚决反对,情绪更激动了:

   “我们两口子为了培养好这个孩子,花了多少心思你们根本不懂。”

   “当年才十岁就让他去住宿舍,不行,肯定不行,会遭人欺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绝对不行!”

   “智邦必须在我眼皮子底下,只有我亲自陪伴他成长,我作为母亲的人生才算完美。”

   大家仿佛也看明白了,这个家里好像智邦妈更强势一些。

   围观群众有人超大声回应:“孩子住宿不是很正常?你要这种想法,那寄宿制学校不开了?”

   “你一个男人,根本无法理解母亲的心情与角色。”智邦妈反唇相讥:

   “凡是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的家长,那都不是合格母亲,年纪小的孩子必须在母亲身边享受照顾,也能成全母亲的养育体验感。”

   这个角度看待问题似乎很极端,但也不排除持有此类观点的母亲一抓一大把。

   许多为人母的女性,其实自陷于这套逻辑里无法走出来,并且还能自洽或自我感动为母爱伟大。

   倒也无可厚非,个人选择,后果承担了就好。

   智邦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欲几乎是事无巨细的程度,如今,这个底层逻辑既然已经解开,那邀请他们上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和解,无法和解;沟通,无效沟通;恩怨,继续恩怨。

   智邦的将来要怎么走,那是他的人生课题;智邦父母还要不要继续操控儿子,那也是他们的人生课题。

   ……

   这一家三口的沟通失败了,那自然是没办法抽奖。

   看着他们背影佝偻一前一后走下去,围观吃瓜的猹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从他们掐断儿子清北少年班开始,后面所有的离谱行为都能说得通了。”

   “是呀!能控制孩子一次就会控制无数次,这对爹妈所有的离谱行为都是为了把儿子绑在身边。”

   “认知低下控制欲强的父母,凡事都要安排、动不动要你听他话,真心是孩子的灾难!”

   “我目前也是这个状态,爸妈让我出钱帮弟弟买房,关键我结婚了,钱是我小家庭的又不是我一个人的…”

   “十年前我让爸妈先给我弟买房,我弟当时刚去市里上班,以后结婚肯定也住市里不会回村里。”

   “当时我们市没发展起来房价才三千,爸妈死活不听我建议,还骂我干房产中介干到昏脑子,倒回头骗家里人的钱。”

   “现在房价一万一平,我弟结婚女方一定要市里的房,因为人家是本地人,我弟两口子工作也在市里。”

   “人家女方出一半的购房款,我爸妈出另外一半,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就让我出,我又不是ATM!”

   “当年我早说了市里房价要上涨趁早买,我弟结婚又是刚需房,爸妈眼界有限还死犟死犟不听我的,头疼!”

   “我还是替智邦惋惜,京都学区房哎,当年200万一套,现在至少2000万,唉!”

   “我爹妈当年京都动物园倒腾服装,趁着房价八九千一平米时买了一套,后来卖掉又兑换了两套五环房,只能说赚了。”

   “因为,我结婚有了房就在我单位旁边,还不用跟父母一起住,全家又都是京都户口,娶的也是本地土着。”

   “羡慕楼上!赚钱不用交房租,不像我,一个月哪怕万把块工资,真正能攒下来的只有四五千,京都买房不用指望了。”

   “有一说一,哪怕是重生或穿越回去的人,都晓得当年要京都搞房子搞古董卷学历。”

   “可你看看智邦爹妈,硬生生把孩子的未来自己家逆天改命的机会摁死了。”

   “楼上你们一群SB!搞得买房就很了不起一样,这都是资本家的圈套,哈哈哈!”

   “你没事吧?不买房住哪里?刚需房看不懂吗?”

   “你可以不买房或买不起房,但你没资格嘲笑努力生活的人,我老婆孩子都有,不努力难道全家人一起亖?!”

   一片议论纷纷之中,最后一位大叔带着一名年轻男子慢吞吞走了上去,说话语气也十分谨慎,也难怪他最后一个上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