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小说 华娱从摇滚开始

第676章 电台打榜

华娱从摇滚开始 江城一浪子 2145 2024-06-06 16:03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这里是京城音乐广播频道,我是主持人大志。”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盈盈。”

   “盈盈,你最喜欢歌手是谁?”

   “当然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天才歌手鸿少了!”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鸿少快出新专辑了!”

   “不可能,我是鸿少的铁杆粉丝,他出新专辑我不可能不知道?”

   “千真万确,我有内部消息,我二姨家的大姑的侄女的婆婆的小儿子在飞碟唱片工作,他告诉我鸿少的新专辑将在十月一号发行!”

   “十月一号,那不是还要等一周才能听见鸿少的新歌?”

   “其实不用那么久,我们现在就能听到鸿少的听歌!”

   “啊,现在就能听到,什么途径,快告诉我!”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们京城广播频道就能听见,鸿少的新歌来我们电台打榜了!”

   “那还等什么,快放歌啊!”

   “行,下面请欣赏廖鸿儒的新歌《江南》。”

   顿时,京城广播电台透过卫星信号传播,让所有正在收听这个节目的收音机响起一段轻柔哀怨的前奏。

   片刻之后,廖鸿儒那清澈而富有磁性的歌声骤然响起。

   “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

   “你在身边就是缘,缘分写在三生石上面。”

   “爱有万分之一甜,宁愿我就葬在这一点。”

   ……

   《江南》节奏平缓,旋律优美,让人仿佛置身于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

   歌曲歌词缠绵悱恻,人们在略显幽怨的歌声中仿佛看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一位结满忧愁的女子在寻找自己的爱人,她长途跋涉来到了烟雨江南,四处打听,却始终没得到爱人的消息,只能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中黯然神伤。

   平缓的主歌结束,音乐节奏骤然变快,廖鸿儒的音量也随之拔高,歌曲正式进入副歌部分。

   “圈圈圆圆圈圈。

   “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深深看你的脸。”

   “生气的温柔。”

   “埋怨的温柔的脸。”

   “不懂怎么表现温柔的我们。”

   “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

   “离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浓。”

   “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

   “心碎了才懂。”

   ……

   皇天不负有心人,女子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爱人的消息,但这消息让她悲痛万分,因为爱人已经生病离世。

   女子悲痛欲绝,生无可恋,最终选择了殉情,去九泉之下陪伴自己的爱人。

   《江南》所传达的爱情主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勾起了他们对年少青葱岁月的回忆。

   就这样短短的几分钟,很多人就喜欢上了这首歌,开始不停向电台拨打电话,想继续收听这首《江南》。

   随着点播《江南》的人越来越多,《江南》迅速走红。

   ……

   廖鸿儒之所以会选择《江南》来打头阵,也有着自己的考量,《江南》旋律优美轻快,歌词朗朗上口,拥有超高的流行元素,很容易大火,不然在前世也不可能力压周桀伦的《七里香》,成为2004年度冠军歌曲。

   廖鸿儒的选择果然没错,短短两天时间,《江南》就冲上了新歌榜的第一名,歌曲总榜的第三位。

   Baidu贴吧中关于这首歌的留言也很快突破了一万条。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烟雨江南,我梦碎的地方。”

   “《江南》这首歌虽然很好听,但鸿少的文笔好似退步了,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这好像是在强行押韵…”

   “你懂个屁,圈圈圆圆圈圈,是在描绘雨落到水面泛起的涟漪场景,这是一种很美的意境…”

   “感谢哥们的解惑,虽然我还是不是很理解,但给我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一曲江南,烟雨和伞的缠绵。雾色尽,谁奏了水调歌头,指尖弦音铮铮…”

   “《江南》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勾勒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绿水青山之间,感受到了江南的独特韵味…”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江南走起…”

   “等等,江南是苏省还是浙省?”

   “没文化真可怕,江南多指长江以南的太湖流域附近地区,如苏省的金陵、镇江、常州、无锡、苏市,浙省的杭市、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以及魔都等地。”

   “卧靠,你直接说苏浙沪三地不就行了吗?”

   ……

   《江南》取得开门红,廖鸿儒又抛出了第二首打榜歌曲《可能》。

   “可能北京的后海,许多漂泊的魂。”

   “可能成都小酒馆,有群孤独的人。”

   ……

   “可能西安城墙上,有人誓言不分。”

   “可能要去到大理,才算爱得认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