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朱九戒
跨上自行车,陈兵朝浮山寺而去。
路过集市,陈兵称了一斤猪头肉,买了一瓶白酒。
浮山寺位于陈屋东北方向,离陈屋约摸七八里。
寺庙不大,一进三重,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一间,东边为灶房,西边为守庙人的宿舍。
守庙人朱九戒。
九戒和尚很勤快,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清扫寺庙,擦拭菩萨身上的灰尘。
他不在清洁卫生的时候,就是在灶房里烹饪。
没错,就是烹饪。
山上的鸟,野猫,野狗,野兔子,这些都是他的食材。
说他是和尚吧!吃酒喝肉,一样不落下。
说他不是和尚吧!成天阿弥陀佛挂在嘴边。
浮山寺在山顶上,山脚下是弯曲的小河。
朱九戒食材都是在河边准备妥当,再从侧门带进灶房。从这一点上来讲,他对菩萨有所敬畏。
乡民好奇地问他:从正门与侧门带荤腥进庙里,莫非有什么不同?
朱九戒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他说从正门带荤腥的食材进庙门是对菩萨大不敬。
而从侧门带荤腥的食材进灶房,菩萨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说菩萨也会讲人情的,知道他心存敬意。
对于他的歪理,乡民大多一笑了之。
但是,乡民对他则是较为钦佩的,家禽家畜跑了都会找朱九戒测算一番,请他指点方位去寻找。
还别说,根据他的指示去找,还真能找到。
十里八乡的村民认为他是个有本事的人,遇到烦心事,大都去找他测字算卦。
至于卦金,但凭个人心意即可。
香油一斤,可以!一包糖或一包烟,也可以!
所以,朱九戒的日子过的倒也滋润。
乡民家养的母猪,但凡一胎只生两只小猪仔,是视为不吉利的,这两只小猪仔都会拿去扔掉。
九戒和尚知道后,会主动上门,美其名曰,为小猪仔超度,实在进了他的口腹。
主家也不管那么多,直接送给他。
说他活得糊涂,却又通透,说他通透,却又糊涂的一个人,一个酒肉和尚。
陈兵到浮山寺的时候,已是中午11:15了。
他特意来找朱九戒和尚的。
重生以来,陈兵一直想见浮山寺的这位酒肉和尚。
无奈一直在搞钱,搞钱已经小有收获,于是来见朱九戒了。
“朱师傅——”陈兵扯着喉咙喊。
“在呢!”灶房里传来朱九戒的声音。
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
入乡随俗!
因为手里带着猪头肉和白酒,陈兵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绕到东边,从灶房的小门进入。
“是你小子啊?”朱九戒正在做辣椒烧泥鳅。
“别的和尚戒酒戒荤,你名字倒是不错,九戒,我看你是一戒都不戒!”
“哈哈!回答正确!”朱九戒笑呵呵地回答。
陈兵将猪头肉放在八仙桌上,说道:“你这伙食不错啊!”
“马马虎虎,今天有贵客来临,特意准备的而已。”朱九戒回答说。
“朱师傅,中午的饭点快到了,你的贵客估计爽约不来了。”
“哈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陈兵环顾四周,发现灶房里就自己和朱九戒,恍然大悟,朱九戒说的“贵客”就是自己。
他微微一笑,好奇地问:“有多贵?”
“贵不可言!”
“呵呵!”陈兵淡淡一笑,“我可不信,某人曾说我陈兵要读三个初三,今日前来,特向朱师傅求解。”
“明人不说暗话,你说的某人就是我朱九戒,一年前,你随同你父亲陈百盛来浮山寺,你父亲请我测字。”
“据当时测字,你确实要读三个初三。”朱九戒脸不红心不跳,大大方方地说道。
“一个要读三个初三的人,担得起 ‘贵人’的称呼?”陈兵针锋相对。
“是否担得起,就要问你自己了,依我和尚来看,今日的你,担得起!”
“此话何解?”
“一年前的你,是陈兵,一年后的你,是陈兵,也不是是陈兵。”朱九戒边说边往灶膛里添柴火。
“万事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是一年!今日的陈兵已经不是一年前的陈兵了。”
“依你看,我现在还要读三个初三吗?今日前来,特向你测一字,问一个前程。”
朱九戒点头,说:“边吃边说,我这辣椒炒泥鳅,自我感觉良好,色香味俱全。”
陈兵寻来两个碗,倒酒。
自己一碗,另一碗递给朱九戒。
只见陈兵用手指沾酒,以指代笔,写下一个“田”字。
陈兵抛出“田”字后,开始大吃大喝,左手端着酒碗,滋溜一小口白酒,右手拿筷子吃肉。
朱九戒喝酒,一口气干完一小碗,呼着酒气,说:“好酒就是不一样,这山河大曲不便宜的!”
“你大可不必问前程!贵人的前程还需要问吗?”朱九戒用筷子指着桌子上的“田”字。
他摇头晃脑地说道:“‘田’字,是田也!也不是田也!是“富”字足也!贵人不论身在何处,都会大富大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