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98章 南下

  作为说曹操曹操到的当事人,曹操的怒骂发挥了显着的效果。

   “丞相,有江东密报。”

   荀攸进来便看到脸色黑的能滴出水的曹操。

   以及两股战战,额头触地,抖如筛糠的婢妾。

   “公达!”曹操脸色明朗不少。

   但在接过荀攸手中密信匆匆一观之后,还是忍不住怒道:

   “如此情报,何不早传!”

   说罢曹操将夏侯渊所写密信和江东的密信一起塞到了荀攸怀里。

   重新躺回榻椅上,曹操声音中充斥着的是掩饰不住的疲累:

   “嘿!刘备……当初一念之差,竟令其雄武至此!”

   荀攸首先拿起来江东的递过来的情报,其间内容繁杂,但略一总结无非就是这么四条:

   刘备正在征伐益州,荆州防务空虚;

   刘备麾下文武以三月为期聚会,甚至不惜往返益州之劳顿;

   荆州有水力坊致民生向好,且冶铁有方,所铸铁器锋韧惊人。

   孙刘双方亲如一家,左伯纸秘方与冶铁之法均赠江东。

   荀攸第一眼就看到了刘备攻伐益州,难怪丞相这么生气!

   毕竟刘季玉示好的不止一次两次,在丞相看来,这益州已经是锅里的肉,只要拿下汉中,那勾勾手指岂就不是予取予求?

   但结果的这刘备竟以贫地之力,打益州的主意!

   不过这些内容对于荀攸来说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刘备确实不是安分的主。

   如今孙刘联盟,且江东有赠江陵,刘备若是反攻江东必为天下唾弃,益州似乎也是唯一的选择。

   只是由夷陵道入蜀据说其难非凡。

   不知道这刘备是怎么打下来的?

   然而夏侯渊的密信让荀攸彻底失态,当即给出了最高评价:

   “此乃大患,宜先除之!”

   曹操躺在榻椅上赞同的点点头。

   但……怎么打?

   若是走关中,攻伐汉中,路不好走不说,雍凉还未平定呢。

   若是从襄樊南下呢?南下地势一路向上,进攻本就劣势。

   此前文谦兵败曹操可还记得清清楚楚,数千人损失让曹操好几天没睡好觉。

   襄樊……也不好打。

   反而是此前就已经准备的,对于江东的备战看起来颇有希望。

   毕竟周公瑾已死,谁能挡我?

   因此曹操一时间陷入了两难抉择。

   荀攸看出来了的主公的迟疑,因而进言道:

   “水师尚需磨炼,然刘备如今握有天府之土与成业之基,不除则寝食难安。”

   “宜增兵襄樊威压江陵,并调兵援助夏侯妙才将军,雍凉之定,不可再拖。”

   曹操缓缓点头,荀攸说的有理有据,也正合他所想。

   而且两人心照不宣的一个点儿就是,那可是汉中!

   炎汉真正的霸业之基,如今竟然又轻易的入了一个刘姓之手?

   这汉,莫非真的命数未尽?

   但这迷惘也就存在了一刹,对于曹操来说,他与刘备之间早就是不死不休。

   这天命……挡得住铁骑否?

   曹操感觉自己心中竟然有了一点期待与兴奋。

   达成共识之后,曹操看着情报上其他的描述,继续与荀攸商讨:

   “这张鲁说阳平关之陷,乃是刘备的新式攻城军械之故,是否为推脱之语?”

   “等夏侯妙才将军后续密信便可,汉中既陷,定有乱兵,详细情况应能从逃至关中的乱兵口中得知一二。”

   “这三月一秘议,总觉的过于蹊跷。”曹操迟疑。

   即使不惜从益州也要遵守三月之期,极不寻常。

   “继续打探便是。”荀攸定下方向。

   “那这冶铁之法与造纸之法……”曹操对两者都眼馋。

   冶铁之法极为重要,而造纸法嘛……虽然有左伯纸,但也不好意思明抢。

   荀攸一笑:

   “这些秘方已与密信一起送至,已第一时间送去验证真伪。”

   曹操终于大笑出来了,感觉今天难得有了一点好消息。

   刘备倒是仁义,对江东这个大舅哥一点都不藏私。

   荆州的便是江东的,江东的……便是他曹操的!

   荀攸了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刚才说起来汉中和益州的时候,丞相的表情就难以言说。

   就仿佛少年慕艾,结果反得知心上佳人已嫁做人妇一般。

   此时有侍卫疾步而入:

   “丞相,许都传来消息,徐庶潜逃,不知去向。”

   电光石火间,荀攸读懂了丞相的表情。

   嗯…这次是强娶入门的小娘子翻墙逃跑私会情夫去了。

   ……

   颖水上的一艘小船里,董厥、石韬、徐庶三人略作打扮,正坐在船首品茶观景。

   如今不过才二月初,许都的冬天虽然不冷,但难免有萧瑟之意,很难说有什么看头。

   不过正所谓心阔天地宽,经历了家庭上的剧变,以及许都的四年蹉跎后,徐庶头一次感觉自己又能大口呼吸了。

   因此萧瑟的景色也在他眼中变得俱是看点,温差当酒,指着岸边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看完书信后徐庶就迅速下了决定,走是必然的,但问题就是如何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