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7章 糖衣炮弹

  “说与野狗听……”刘备反复咂摸着这句话,除了默然还是默然。

   为人君者,负臣所托,岂不失节?

   瞧着兄长的脸色,张飞犹犹豫豫:

   “大哥,俺现在就去把那李邈绑来!”

   “你坐下!”被张飞一打岔刘备反倒是有点哭笑不得了:

   “一小人罢了,何必放在心上?”

   看刘备脸色没有刚才那么凝重了,张飞方才小跑过去给刘备拿捏脖颈,并道:

   “此前不也说了么?魏延那个倒霉蛋是和杨仪有私仇,说不得魏延的夷三族乃是杨仪私报。”

   “这样看阿斗岂不是能比肩孝文皇帝的仁君?”

   张飞这么一说反倒是让刘备想起来了大魏的文皇帝,想到其行径又是不由自主摇摇头。

   “只恨阿斗尚年幼……”刘备自语。

   孔明闻言建议道:“主公若是思念,何不遣人将阿斗与两位夫人送来?”

   刘备颇为意动,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安乐公安乐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益州北有蜀道东有夷道,扼天下之险要,有沃野千里以自足。”

   “高祖皇帝握汉中而不入蜀,刘阿斗亦当如此。”

   说着刘备也下定了决心:

   “宜修书与云长、尚香,当对阿斗严加管教。”

   既然大哥下定决心,张飞也不再多说,只是为阿斗开脱道:

   “最终投降未必就是阿斗之祸,许是那益州人的骨头太软了。”

   张松、法正、刘巴:?

   张飞慌忙摆手:“俺说的是那谯周!”

   两位军师看着后面叙述姜伯约之语,庞统又故态复萌,手肘轻轻戳了戳孔明:

   “如何?不然遣人去天水将姜维请来?”

   之前孔明还会反对,但是现在却有点踌躇了。

   其才如何暂且不说,其志简直太对他胃口了,好男儿何需从贼!

   “天水至此,路途遥远……”

   而且对方还是一个幼童,想到此处孔明还是摇头:

   “若见姜维,还需士元先一展所长,我且坐观如何取汉中。”

   庞统受宠若惊。

   【伯约兄是毋庸置疑的忠臣,但更是一个孤臣。

   胜利的魏晋需要一个靶子来抨击,以拉拢季汉之旧臣,季汉旧臣同样需要一个背黑锅的,而几乎不需要过多犹豫,双方都觉得伯约兄可堪大任!

   在魏晋来看,姜维是叛而后降,降而后叛,罪大恶极!

   在季汉看来,你姜维穷兵黩武,损国力铸私名,小人也!

   所以史册里的姜维评价,基本和穷兵黩武深度绑定。

   为什么没能能帮姜维说话?因为他们都战死啦。

   赵云、张飞、诸葛亮、黄权、傅肜、刘备等的后人,要么战死要么自杀,就连姜维也计败身死。

   而姜维一辈子悲剧的源头就是因为他真的“承诸葛之遗志”。

   但可惜武侯的临终交代与出师表中都没有姜维的名字。

   而在武侯之后,钦点的两个接班人对北伐都持悲观态度,这种情况下的姜维就只有打到死这一条路了。

   费祎死了之后姜维虽然被命都督军事,但黄皓上位成了姜维新的绊脚石。

   最终即使在刘禅命令投降的情况下,姜维仍打算殊死一搏以求“日月幽而复明”,可谓是为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而臣子在尽忠的时候,刘禅这个主君在做什么?很不幸,刘禅被曹魏的糖衣炮弹打垮了……

   季汉皇帝和魏晋安乐公相比,哪个日子过得爽一点?很不幸,不管怎么看似乎确实都是安乐公爽一点。

   比如以魏晋和季汉的贵族们的日子做对比:

   夏侯惇食邑两千五百户,家眷亦有封邑一千户,七子二孙皆封为关内侯。

   满宠九千六百户且子孙皆封侯,邓艾更是食邑高达二万户。

   皇帝曹叡本人设立过八个乐坊,每处都有数千人,后宫嫔妃连同宫女数万人。

   “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是魏国自己的记载。

   相比之下季汉就非常寒碜了:

   比如武侯自表家里薄田十五顷,根据《晋书食货志》,“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八品十五顷,第九品十顷。”

   也就是说武侯的待遇跟魏晋的底层差不多,而且算上魏晋官员大多侵吞田产,第九品的田产应该也都远超武侯。

   那是不是只有武侯苛待自己?不,你会发现和其他人一比,武侯都成大地主了。

   根据三国志记载:费祎家无余财,儿子常着布衣,饭菜不见荤腥,出门只能靠两条腿。

   董和也是粗木麻衣,去世后家里所余之财不足一石粮食。

   姜维不纳妾,无财无田,跟自己老婆住在官方发的屋子里。

   邓芝不治田产,活着时候甚至偶尔还会因为穷让老婆饿肚子,死后家里也是穷的叮当响。

   张嶷最惨,因为生病导致不许领兵,去找了广汉太守借钱把病治好,才被允许带兵出征。

   这种情况下刘禅的日子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三国志记载刘禅想多纳几房妃子,结果被董允骂了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