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91章 东风快递

  孔明与庞统正襟危坐,看着光幕一脸严肃。

   成都府衙的众人也基本上大差不差,即使如张飞也抽出一支笔,打算尽一份力量。

   作为光幕口中的“失意人”,懂得种地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因此更是能明白那水力坊、曲犁等东西的重要性,而在来益州之前,重新繁华起来的公安和江陵也是被众人看在眼里。

   虽然并不能很清楚的理顺其中的关系,但再看看后世的繁华,众人也都明白:

   这科学是个顶好的东西。

   因此在场的众人既不愿更不敢怠慢。

   但众人首先感受到的是讶异与难以置信:

   “这算学,竟如此重要?”

   科学之王!科学之母!称谓简单直白,因此更能直入人心。

   如果类比一下,这几部算经这几乎相当于孔孟之于儒家了吧?

   几乎是瞬时间孔明就明白了后辈语气中那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孔仲尼名贯千古,其后裔享其恩泽千年而不衰颓。

   写出三部算经的先贤呢?与那位陈宝光之妻一般,佚其名。

   大匠之名难见野史,世家米虫万古长青。

   一时间孔明庞统对视一眼,都有一些汗颜。

   不过同时孔明也开解了心中的一个疑惑:

   “难怪此前光幕虽赞盛唐,但甚少提及这唐在文治武功外之成就。”

   庞统也明白过来,这唐承旧制,本来世家已奄奄一息,结果这唐飞速强盛,门阀世家摇身一变成了士族门阀,重新活了过来。

   只是若如此说来,这唐朝全靠武功强盛方延三百载国祚,否则早该亡矣!

   如今那唐皇得知算学之贵,不会抑文赋而兴算学吧?

   结果那盛唐的一个个诗圣诗仙诗王,变成了一个个算圣、算仙、算王?

   彼此权贵拜访,那“座主”们便列出一道道算题,然后欲一步登天者便埋头飞速计算,其中精通算学的佼佼者才能成为“门生”?

   一时间庞统都被自己这个想法逗乐了。

   不过那后世似乎文风兴盛,不然他庞统假托二凤之名写个《盛唐算仙传》?

   凤雏长大了就是二凤,很合理。

   ……

   李世民对于算学了解不多,但依然精准吃到了一个“柠檬”,满嘴发酸:

   “南北朝后算学复兴,为何受益的却是这宋朝?”

   这个问题李世民不需要回答,因为光幕已经说的清楚,世家。

   “帝国财赋,半入其家。”

   李世民红了眼睛,他大唐皇帝反而成彼辈长工了?

   这句话太过露骨,让已经在皇位上安稳了两年的李世民都有点蠢蠢欲动,有点怀念戎装骑骏马的时光了。

   财赋乃是国本,如此国本被这世家米虫吃去一半,这国如何不倒?

   此刻的甘露殿文武群臣达成了简单共识:这已经遭南北朝重创的世家,不能再坐大了!

   杜如晦想的更清楚:

   与其如那博陵崔一般蝇营苟活修那被乱世付之一炬的家谱,何如以盛世载己名?

   而随着光幕的讲述,众人也都看了过来,他们也很想看看,这宋所爆发出的百姓智慧,究竟有多强大?

   【说宋必然绕不开影响了全世界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这四个基本都出在宋之前:

   火药看名字就知道,会着火的药,道家炼丹炼出来的成果,咱老祖宗连这种东西都敢吃,只能夸一句不怕死。

   唐朝在火药的基础上发明了烟花,至今还是咱们节日必备。

   宋金战争中火药开始被大规模用于战争,并且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炮,现代战争由此而始。】

   画面上首先出现的是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只见其煞有介事的将几样东西一一投入丹炉,架火炙烤,然后丹炉很不给面子的当场炸开,道士成了个炸毛鸡,仰头倒了下去。

   李世民脸色黑了几分,光幕说他晚年似乎有吃丹药之嫌他还记得,这东西竟是如此制出来的?而且还会炸?

   这群方士果真都是死不足惜之辈!

   画面一转,只见一个灯火辉煌的城楼上,一群年轻人穿着异常华丽的唐服,喜笑颜开其乐融融的望着天空翘首以盼。

   很快远方便有数十条火舌朝着天空蜿蜒而上。

   就当贞观群臣觉得不过如此的时候,火舌猛然炸开,霎时间整个天空亮如白昼,五颜六色的星辰整齐罗列天空之上,组成了一副壮丽的图景。

   “此真乃盛世图景!”长孙皇后忍不住低声道。

   不止李世民,所有文武一时间震撼不能言:这是人力所能为?这便是科学?这便是百姓伟力?

   房玄龄离光幕比较近,此时念出了这一幕景色旁边的注解小字:

   “洛阳应天门,2023元宵节烟花晚会”

   李世民心情复杂,光幕拉远之后他认得,这不就是被他下令烧掉的则天门嘛!

   至于为什么改名,他心里当即也有了答案:武则天!避讳!

   一时间这位帝王心里更加五味杂陈,但光幕并不理会,画面继续轮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