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第517章 第三次南诏之战

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画凌烟 2780 2025-02-12 05:30

  哥舒翰一共只有六千能打的精兵。

   六千单独拉出来也许不少了,但现在吐蕃和南诏联军,人数至少在十万。

   六千能打的,这样一对比,就少得可怜了。

   这个时候还要分兵?

   乍一看,兵家大忌啊!

   但哥舒翰却只是思考了几个眨眼的功夫,就决定道:“我给你三千!益州你不必担心,我亲自镇守,我要你以最快的速度绕道后方!”

   “得令!”

   当天天刚黑,李晟领了三千精锐离开成都。

   第二日,吐蕃人抵达雅州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益州。

   益州上下被恐惧的情绪笼罩住。

   有人说吐蕃人调动了一部分精锐骑兵过来,这部分骑兵一旦进入成都平原,便如同狼入羊圈。

   还有人说雅州刺史已经投降,雅州守军不战而降。

   甚至不少人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离。

   这些传闻绝非空穴来风,吐蕃大军渡过大渡河之后,仅用半天时间就攻破了黎州。

   黎州刺史临时组建的三千军民,全军覆没。

   吐蕃人为了泄愤,将三千军民全部斩首,筑造京官。

   黎州城破后,在达扎路恭的指挥下,吐蕃大军剑指雅州城。

   二月十六日,哥舒翰一边在益州动员更多的兵力,一边十万火急给雅州城刺史下命令:全军死守雅州。

   实际上,雅州的确做到了。

   二月十七日,吐蕃和南诏大军兵临雅州城下。

   那一望无际的人海,在大地上移动,整座城仿佛都在颤抖。

   雅州刺史亲自带着军民在城头与吐蕃南诏先锋酣战了一天。

   二月十八日,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雅州刺史王长明在布满唐军尸体的城头自刎谢罪。

   雅州城告破。

   这一路过来,吐蕃兵锋使南诏感到震撼。

   吐蕃兵锋用一个字可以形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吐蕃人的凶狠,也令南诏人不寒而栗。

   同时,也让南诏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雅州大片大片的唐人被吐蕃人杀死、掠夺,阁罗凤甚至出言阻止过几次。

   达扎路恭表面答应,吐蕃人看到唐人却照抢不误,还俘虏了大量唐人做奴隶。

   从黎州到雅州的数百里山河土地上,随处可见尸体,也随处可以听到哭泣声。

   鲜血然后了小溪,春耕的土地被荒废。

   这片宁静的山河,被打碎了。

   在哭泣,在流血。

   二月中旬开始,春雨没有停过,远处群山之间一片片白雾缭绕。

   黑压压的大军穿梭在田野和山道之间。

   雅州告破的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恐慌在整个益州蔓延。

   但与此同时,益州各县的兵力也在快速集结。

   二月十七日的时候,哥舒翰在成都阅兵。

   须发皆白的哥舒翰,跟士兵坐在一起吃饭。

   等在成都阅兵结束后,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唐安。

   傍晚的时候,唐安的唐军在城外迎接了这位新上任的节度使。

   人们看到他只是简单地带了两三百骑兵,看到这位早些年,在陇右就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

   这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哥舒大夫,已经如此苍老。

   哥舒翰亲自查阅了士兵,并且询问了很多士兵问题,从他们的家庭情况到穿着,再到刀、弓。

   最后还说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成天只知道瞎混,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去从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唐安的唐军被哥舒翰感染,神色动容。

   哥舒翰是突厥人,但他早些年在长安,是富家子弟,性格疏狂,讲义气,重承诺,结交了很多朋友。

   所以在王忠嗣落难的时候,没人敢提王忠嗣说话,唯有哥舒翰站出来,才挽救了王忠嗣一命。

   而且他很特别,王维评价哥舒翰:而上将有哥舒大夫者,名盖四方,身长八尺,眼如紫石棱,须如蝟毛磔。

   这是哥舒翰的魅力所在。

   与从小生活在皇宫里且沉着冷静的王忠嗣不一样,哥舒翰身上有很重的草莽气息,这样的人,感染力非常强。

   “男儿皆有一死,保家卫国而死,死得其所!”哥舒翰举起刀。

   人们在春雨中看到的是一个苍老的身影,也是一个刚毅的身影。

   唐安士气空前旺盛。

   二月十九日,达扎路恭兵分两路,一路精锐推进到了邛(qiong)州,另一路走的是眉州。

   邛州位于蜀州西南,蜀州位于益州西面。

   蜀州是益州最后一道防线。

   眉州位于益州南面,是益州南大门。

   显然,达扎路恭的战术是利用兵力优势,拉长战线,两面包抄益州。

   这样可以最短的时间大范围消灭唐军有生力量。

   但也就是达扎路恭进入邛州之后,才遇到了真正的阻力。

   邛州临邛城的城墙,比吐蕃人和南诏人一路打过来的城池明显要高了不少。

   之前的城墙也就两米多。

   临邛城的城墙高达五米。

   这是什么概念?

   长安城城高六米。

   历史上张巡守的睢阳也差不多这个高度。

   在宋朝以前,中国城墙都不高。

   为什么不修高一点呢?

   因为没有必要。

   城墙一旦到五米,攻城难度就非常大了。

   毕竟宋以前,许多更先进的攻城武器还没有出现。

   只要守将意志力顽强,完全可以守住城池。

   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打陈仓,郝昭用了千余人就守住了陈仓,等待魏军回援。

   即便是诸葛亮,也拿死守城池的守将没办法,最后只能撤兵。

   那么临邛的城池为什么变高了?

   因为接近成都,人口密度高,商业发达。

   邛州的人口高达二十万。

   隔壁的蜀州人口直接飙到四十万。

   至于益州,人口在一百万左右,是货真价实的超级大都市。

   商业发达,又是平原,农业也发达。

   有钱首先干什么咧?

   当然是考虑安全!

   到邛州之后攻城进度明显慢了下来。

   不仅仅邛州,南线的眉州也是如此。

   达扎路恭并不急,城池攻不下无所谓,封锁起来,把周围的物资和人口搜刮过来。

   最后去成都,集中所有兵力攻打成都即可!

   但他不知道,有一支唐军已经悄然深入后方。

  喜欢我在大唐躺平摆烂请大家收藏:(www.xs4.cc)我在大唐躺平摆烂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