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第247章 李倓的杀招

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画凌烟 2108 2024-06-07 11:07

  武意说道:“我们可以说是北方那些家族从中作梗。”

   “这是朝廷的斗争,不是拉家常。”

   武意挠了挠头,这方面他还真不擅长。

   “那我们该怎么办?”武二郎显然是着急起来。

   李倓却让人收拾好鱼竿,自己翻身上马,胸有成竹地说道:“不必着急,别说今年年底,明年圣人也不会拿我如何!”

   李隆基啊李隆基,你拿我李倓当赚钱的工具人,有价值的时候,就捧在手心。

   眼看以为快要没价值了,这件事传到长安,你居然还玩起这种帝王心术了。

   果然,当皇帝的,都有渣男属性。

   “现在盐卖得如何?”李倓问刘晏。

   “已经卖出去五万石。”刘晏回答道,“现在不是盐能不能卖出去的问题,是能不能产出来的问题,周别才的所有盐池都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征集更多人去制盐,下个月,常州、苏州、润州和扬州,都将开始大规模出现精盐。”

   武意感慨了一句:“可真是够快的。”

   “江东本就多河流,士安这两年在江东开通水渠,更是如虎添翼!”

   “都是郎君指点的方向。”

   不得不说,现在扬州到苏州的商业圈,进展速度极快。

   尤其是搞定了萧家之后,接下来苏州的几个家族都变乖了。

   有了这些家族的支持,整盘棋都盘活了起来。

   造纸、纺织,开荒,以及制造各种工具,都如火如荼。

   更重要的是,从这几个大家族手里拿到了执行的位置,扬州书院大批人才扎根到基层,李倓的威望已经从横向、纵向全面覆盖四州之地。

   眼下颜真卿从今年回来后就着手开始在淮南道推行开荒之策。

   三月,扬州北面的楚州开始推行开荒,四月初,滁州、濠州都已经开始。

   如果不出意外,五月和六月,庐州、舒州、寿州都将加入进来。

   自江夏之乱后,李倓的威望在江淮达到巅峰,今年,将是淮南道大举开荒的一年。

   “安排人到各州沿海,快速建造盐池,能造多少造多少。”

   “郎君放心,苏州一带的所有沿海,都已经开始建造,扬州的海安县、楚州的盐城县,皆是如此,按照进度,下官估算了一番,六月,我们可以造出五十万石盐,若是淮南道沿海、江南东道沿海全部加进来,今年造出五百万石精盐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数字就已经开始超出之前。

   之前是江淮、齐鲁加起来,一年海盐总量是600万石,现在齐鲁排除在外,一年已经能造500万石。

   李倓相信刘晏的测算。

   “按照一斗100文来售卖,可以赚500万贯,之前郎君定下的卖盐赚450万贯,如此推算,已经绰绰有余。”

   李倓突然回头看着刘晏,说道:“真的这么好卖,可以把价格再翻一倍!”

   “两百文一斗吗?”

   “没错!现在这些盐都进了盐商那里,他们把这些精盐囤积起来,卖给了有钱人和贵族,有钱人对盐价并不在乎,一百文和两百文对他们来说一样,盐商在中间赚差价再赚一百文,三百文有钱人也完全能接受,而对于我们来说,一年时间,能赚1000万贯!”

   武意说道:“恐怕要把盐卖到河北、河南,还有关中、成都一带,才能实现。”

   刘晏说道:“此事倒大可不必担心,目前精盐的工艺暂时没有传开,我们出多少精盐,外面的盐商就会拿多少精盐,他们会想办法把手里的精盐卖到能卖的任何一个地方,这就是商业。”

   只要需求,就会有买卖。

   四月下旬,精盐开始在润州一带流行,立刻找到疯抢。

   五月初,江宁郡开始流行精盐。

   整个高端市场,就仿佛一个无底洞,精盐只要流入过去,立刻被吸干。

   甚至李倓还听说,扬州一些商人开始炒作精盐。

   原本出货价卖到200文一斗的精盐,喊价到了500文。

   更夸张的是,扬州市面上开始流行一种叫盐券的。

   就是用纸,在上面写下多少斗的盐,价值多少,由扬州盐商会做担保。

   拿到这个盐券,就能等量兑换到精盐。

   当李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微微一笑。

   市场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原因有两点:

   一、精盐因为数量稀少,暂时称了硬通货,并且在人为的操作推动下,还在快速升值。

   人们在金融市场,从来买涨不买跌。

   二、江东商人普遍看好精盐未来的发展,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精盐接下来一定会流入淮南、河南、河北。

   那里有广袤的市场。

   例如此时扬州盐券,涨到了八百文一斗,有人相信,精盐卖到河南,河南的有钱人,会出九百文买一斗盐。

   一斗盐大概12斤半,可以供600个人吃一天。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九百文实在不算什么钱。

   甚至人们相信,河南、河北很快也会出现盐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